戏剧界普遍认为,徽剧是京剧之母,徽州是京剧的故乡。
近日,黄山学院团委邀请安徽省徽京剧院一批国家一级演员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徽剧经典作品向全校多名师生、教职员工和退休教师进行了完美的展现。
这次,省徽京剧院给黄山学院的师生们带来了五个传统徽剧折子戏分别是《圣佛斗》、《断桥》、《贵妃醉酒》、《惊魂记》、《磨房记》、最后在徽调经典剧目《徽风古韵》声中结束。由国家一级演员杨何扮演的孙悟空舞弄千钧棒的表演达到了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赢得了台下观众多次雷鸣般的掌声。黄山学院外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汪健倩观看以后表示,徽剧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么乏味:我做为一个大学生也是非常荣幸能够看到这样一个节目,很高兴我们有这样一个交流机会让我们去领略一下现代徽剧一个发展,还有我也能够体会到真正的传承是什么?带给我们一个震撼的一个感觉。
文化与传播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李超说:“我是学戏剧文学专业的,学校提供这个平台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徽州文化。我是从山东过来的,徽州文化从接触以来感到有一种美的体现,包括从上大学开始学这个戏文专业,原来学习的平面的书本的,学校提供这个平台让我们在现场感受徽州。“
黄山学院团委办公室主任叶继发说:“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了解传统的京剧文化,通过这样的活动来陶冶大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关链接:徽剧是京剧之母年,“四大徽班”进京,徽剧在徽商经济的支持下进入全盛时期。经过“徽、秦合流”和“徽、汉合流”,吸取京腔、秦腔、昆曲、汉调等剧种的长处,逐步形成了京剧。戏剧界普遍认为,徽剧是京剧之母,徽州是京剧的故乡。”四大徽班“进京年我市就曾与中国剧协在我市联合举办国一次影响深远的京剧寻根之旅活动,在年10月20号举行的“徽商、徽班、徽文化”论坛上,黄山市徽剧研究中心顾问陈长文介绍了徽剧演变成京剧的基本过程:乾隆55年,“四大徽班”进京,把徽剧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高潮,之后,徽剧继吸收了京腔、秦腔的艺术成分,而后,汉调入京,又吸收了汉调的艺术成分。实行了徽汉合流,这样子,再经过几十年的特别是经过京剧鼻祖——“三庆”班的主要班主程长庚等许多老艺术家的不断的艺术实践、创新、发展,最后到道光年间形成了京剧。所以,徽剧是京剧之母,是京剧之根。
黄山新闻综合广播本土最权威的广播新闻平台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