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已经悄悄走来,回首走过的年,黄山东线管委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思路,以高铁新区为主战场,多点发力,干事创业的步伐坚定愈实,一路蹄疾步稳奔向前。
01“全域旅游/文创会展/银龄康养”一号工程稳步推进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一号工程战略部署,该委围绕“全域旅游、文创会展、银龄康养”一号工程推进任务,一手抓工程建设,一手抓招商选资,齐步并进。在工程建设方面,年实施了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万元。在招商选资方面,结合高铁新区发展规划,年精心谋划了9大项目,作为对外宣传推介重点项目,并全力推进。
02全国首个县级担保+PPP项目建设基本完工年12月28日,高铁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三通一开”:S西迁改建工程、和平路西延段、中学路正式通车,前茅山灵芝公园正式开园。这标志着全国首个县级担保+PPP项目(旌德县高铁新区基础设施一期PPP项目)建设基本完工,高铁新区已经建设成为了旌德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投资黄金区域。
03慢城“天路”向西拉开了旌德城市框架S西迁改建工程是旌德高铁站对外连接的主要通道,也是旌德县城外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道路高出城区30至50米,站在路边能俯瞰全城,是名副其实的慢城“天空之路”。它的建成,拉开了旌德西向城市框架,增加城区建设面积3平方公里。
04老城区与高铁新区实现无缝对接和平路西延段工程是高铁新区“一核、三轴、四片区”总体布局结构中的城市商业服务轴。该道路的建成,使县城通往高铁站的主要道路从江村大道一条道路增加到了两条道路,也使老城区有了直接通往高铁站的主要道路,实现了老城区与高铁新区无缝对接。
05高铁新区黄金分割线成为投资兴业热点中学路工程是高铁新区“三纵四横”交通路网建设中纵向主干路之一。该道路南北向串联起高铁新区中部慢文化展示区、南侧慢生活体验区、东侧外围衔接片区,其独特的区位被誉为高铁新区的“黄金分割线”,为高铁新区南北两侧架起了“沟通桥梁”,让高铁新区南部区域成为旌德县的黄金地块和投资兴业热点区块之一。
06灵芝公园展示“慢”文化,助力国际慢城全域旅游发展作为国际慢城“一核一带双环多点”总体布局中的“一点”,总投资万元的灵芝公园,围绕“灵芝主题、养生文化、健康游园、慢养生活”四大特色建设,将山体生态和城市休闲有机融合。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两山”馆、游客服务中心、慢城驿站、盘山绿道、墨砚养生林、灵芝雕塑等等。从灵芝公园的主入口“养生之门”,沿着“修竹藏龙”木栈道一路向上,可直达山顶的“灵云台”,满城风光尽收眼底。通过发挥前茅山山体和高铁站前场地的格局优势,做出慢城养生特色,筑造文化展示高地和界面,培育慢城品牌,丰富全域旅游内涵,提亮旌德形象。
07北部绿道串起健康生活慢生态一级绿道一期北段(北部绿道)工程主要为山体型绿道,沿途融合“窦子明飞仙”“古法制墨”“木活字印刷”等主题配建了三处综合服务性景观节点。该绿道结合国际慢城建设,融入灵芝、养生、慢元素打造步行、骑行、观光电瓶车绿色慢行线,把“高铁站、前茅山、兔儿山”串点成线。一条健康绿道营建了一个慢生活好去处,成就了健康旌德的一张亮丽名片。目前,其续建工程——兔儿山登山步道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08狠抓宣传招商为新区增添活力年以来,该委组织编印《高铁新区投资指南》,制作宣传PPT,放大高铁新区的环境、资源、区位、人文等优势;持续加强招商宣传推介,与安徽路网集团建立招商协作机制;主推9个精品招商项目,进一步充实高铁新区招商项目库。接待万通、天洲集团等招商考察团队约41批人次,上报招商有效信息5条。目前,广东三江元公司“城市文化综合体项目”达成初步意向、北京禾儿美公司“医养项目”已完成方案设计、旌德国安木雕公司的“木雕博物馆”正在洽谈。
09党建引领发展,持续为新区添加思想源动力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巩固提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将党建工作融入工程建设和宣传招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带动作用。以“培训+实训”“课堂+观影”“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相糅合的“红色电源”,不断地为全委干部“充电”,持续夯实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为高铁新区践行新发展理念和“两山”理论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
10创新学习品牌,培育“金砖”人才创新学习平台,激活干部动能,创新设立“金砖”课堂和“书香东线”两大学习型组织品牌。通过“书香东线”读书会,以培养干部综合素养为目的,采用“1+N”互学互论方式,开展读书交流研讨10次,提高干部动脑动手动嘴等综合能力。“金砖”课堂以培养工程建设领域精专人才为目的,建立“AB”岗“小课+大课”跟学模式,共开展13期,让干部真正实现“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来源:黄山东线管委会
编辑:傅蓉
扫一扫
下载便民app皖事通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