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红茶
祁红特绝群芳最
清誉高香不二门
○
○
祁门红茶
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红茶精品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茶叶原料选用当地的中叶、中生种茶树“槠叶种”(又名祁门种)制作,是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红茶精品。由安徽茶农创制于光绪年间,但史籍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唐朝陆羽的茶经。
祁红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茶叶的自然品质以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历口古溪、闪里、平里一带最优。当地的茶树品种高产质优,植于肥沃的红黄土壤中,而且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日照适度。
祁红优异的品质,离不开高超的制作技艺。祁红制作分为初制、精制两大过程。传统制作每道工序都为手工操作,上乘的质量,全凭手上工夫,所以祁红又叫祁门工夫红茶。
○
○
祁红采制工艺精细,大致分为采摘、初制和精制三个主要过程。
※采摘
祁红现采现制,以保持鲜叶的有效成分。祁红的采摘标准十分严格,高档茶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原料为主,分批多次留叶采,春茶采摘6-7批,夏茶采6批,秋茶少采或不采。
※初制
初制包括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序。使芽叶由绿色变成紫铜红色,茶身成条,香气透发,文火烘焙至干。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是决定祁红茶品质的关键,发酵室温通常控制在30℃左右,经过发酵叶色转红,形成祁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初制成品称为红毛茶。
※精制
红毛茶制成后,还须进行精制,分清长短、粗细、轻重,剔除杂质。祁红精制很费工夫,所以精制后的祁红茶又称为“工夫茶”。精制工序繁复,祁红茶成品经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拣剔、补火、清风、拼和、装箱而制成。
精制加工后的祁红茶,外形条索紧结细小如眉,苗秀显毫,色泽乌润;茶叶香气清香持久,似花香又似果香,国际茶市上把这种香气专门叫做“祁门香”;茶叶汤色和叶底颜色红艳明亮,口感鲜醇酣厚,即便与牛奶和糖调饮,其香不仅不减,反而更加馥郁。
根据其外形和内质,祁红可分为:特茗、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下表分别从"外形"、"香气与滋味"、"汤色"、"叶底"等特征上进行区分。
祁红又分传统工夫、祁红毛峰、祁红香螺三个品类。
祁红毛峰是祁红中的上品。不同于传统祁红采摘一芽二、三叶的芽叶作原料,祁红毛峰采制工艺更为精细,采用一芽一叶、一芽二叶进行全发酵,凭借葆和堂独创的木质揉捻技术和创始人张卫海独特的制作工艺,结合黄山毛峰的造型手法制作而成,较传统红茶香气高。
品赏祁红毛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外形:条索紧细、匀齐,叶底明亮,色泽乌润,富有光泽。
汤色:汤色红艳,在茶杯内茶汤边缘形成一圈金黄圈。
品赏:香气馥郁,味道浓厚、醇和、鲜爽。
祁红香螺,祁门红茶中的新名茶,是祁门红茶中最具创新的产品。其工艺采用祁门红茶特殊发酵工艺和木质揉捻,结合黄山松萝的制作工艺,制作形成了一种外形酷似松萝茶的红茶品类。经过改良的“祁红香螺”,极大提升了原有的品质。
品赏祁红香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外形:卷曲如螺,乌黑发亮。
汤色:汤色鲜红明亮,在茶杯内茶汤边缘形成金黄圈。
品赏:甜香高长,滋味甜润,叶底红明。
“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高香美誉,名远播,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
END
图/文by网络
黄山国检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