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画慢不要画快,“慢”,不是松劲、懒。要从早画到晚,要踏踏实实画,一天画一张,一棵树五个小时都可以。去黄山的人很多,画画的成群结队,有的去两三天,抢着画,一小时画三十张,一点用处没有,只是符号说明,回到家里没法画的。
去写生要非常勤快,认真,不要随随便便画,草草画一轮廓,回家怎么办?只好编。去的态度是搜集资料,练基本功。年轻人,要看得远、攻关,要一个一个攻,看谁攻关多。克服困难越多成就越大,要有志气,不要把画看得很容易。要一步步走,要详细地观察。
要用研究的态度。任何学问连同画画都不是那样容易,搞艺术不能像“探囊取物”。千岩万壑,大的构图不要太强调透视,松树近,显得比山还高。因此要把透视尽量减低。
照像对此没有办法,有时近景几片树叶比西湖的湖心亭还大。科学的东西,有时也有局限,不能代替艺术,不能像照相机那样画画,“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是很主张研究科学,但科学原理要为艺术表现服务。
树、房子和山的区分,关键在明暗,不在色彩。物象的区分在明暗,不在色彩。房、山明度相同,单用色彩分不开。空间感在明度而不在色彩,明度相同,远看就消灭了,色彩不能真正解决空间问题。
随随便便画十张,不如认认真真画一张,画前要好好观察,宁可画得少,画的少仍是勤奋。从早到晚,踏踏实实解决一个问题。
(内容整理自网络;插图:李可染水墨写生素描速写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