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黄山

您现在的位置: 黄山_黄山地图 > 黄山天气 > 走近安徽趣味妙解徽字

走近安徽趣味妙解徽字

发布时间:2023-4-14 13:24:39   点击数:
白癜风专项资助 http://m.39.net/pf/a_5777828.html

康熙六年(年),从江南省当中东西分置出来,以安庆府、徽州府各取第一个字,命名安徽,所以,有人谐趣南京为“徽京”,不是说完全没有渊源。安徽的特点全在一个“徽”字上。安徽在全世界最拿得出手的就是一座名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天下奇、险、秀,其四绝云海温泉,奇松怪石,名闻天下,所以安徽人把这座山放在“徽”字的最上面,最中间。

“徽”字的左边是双人旁,安徽人之多,在全国排前几位,多万。不光人力资源丰富,且名人多,先秦的老子、庄子为道家鼻祖,管子则为中国最早的政治改革家,汉魏的曹操在中国几千年来妇孺皆知,神医华佗如果在今天应该可以拿首创外科手术、麻醉术、五禽戏三项诺贝尔奖吧?明代草根皇帝朱元璋,今天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就说共产党内吧,创始人陈独秀,后任领导王明,今天离任和在任的几位中央领导(姓名略)都与安徽有关。安徽现在省外打工的农民多,近万左右,在全国民工大省中也排在前十之内,他们默默地为安徽的发展添砖加瓦。

“徽”字的右边是“反文”,这代表安徽的文化底蕴丰厚。徽文化包括六大方面:徽商、徽派艺术:新安画派、徽派建筑、新安医学、徽剧、“宣纸、徽墨、歙砚、徽笔”文房四宝。这片土地上还曾多次发生过在中国文化史上能盛极一时,统领一个时代的文化现象,如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以方苞、姚鼐、刘大槐为代表的桐城文派等等。盛行于明清的“徽文化”更在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上形成首屈一指的特征。徽州,明清两朝科举中,仅中进士者就多达名,父子同进士、兄弟宰相、一门几进士、十里四翰林者代不乏人。

与晋商的“商而优则金(金融业)”不同,“贾而好儒”已融化于世世代代的徽商血脉之中。“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一世夫妻三年半”少年离家,常年在外,家中少妇苦守清灯,故徽州记入方志的有个贞妇烈女。进士及第,仕官升迁,特别是程朱理学浸淫最深,烈女殉道,贞妇守节,有条件者皆造牌坊。徽州建有一千多座牌坊,蔚为大观。盛行于明清时代的徽商后渐衰落,无力再振雄风,主要是把银子大都凝固在这些祠堂、牌坊、宅院上。明规定民宅制式,正屋只准三间,且不准用彩雕。商贾有钱没处花,就别出心裁,精心在木雕、砖雕、石雕上下功夫,徽州三雕,堪称一绝,源出于此。

而山也好,人也好,文也好,这些都维系在中间的一个“系”上,这个“系”代表两层意思,一是人际关系、利益关系,二是三大水系(淮河、长江、新安江)。也就是说,要治理好安徽必须摆平这个“系”字,即处理好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利益关系;治理好常常发水的三大水系。

历史风云变幻中,徽州曾经是安徽的“图腾”。如今世事沧桑,作为安徽“图腾”的“徽州”已渐行渐远,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很快,也许就淡忘在人们的记忆里。有人戏言:徽州已经作古,安徽再无“徽”。意味深长,令人扼腕叹息不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heshandao.com/hstq/1358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