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黄山

您现在的位置: 黄山_黄山地图 > 黄山天气 > 诗书画大家法若真

诗书画大家法若真

发布时间:2023-2-23 10:46:35   点击数:
石家庄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210906/9413501.html

诗书画大家法若真

《柳氏子》讲述胶州法内史的管家柳西川因侵吞合伙人资本而遭到报应的故事。文中的法内史便是清初曾任内翰林国史院试中书舍人的法若真。

乾隆《胶州志·人物》记载:“法若真,字汉儒,号黄山。我朝开国以五经异才膺荐,召试玉芝宫,授中书舍人。丙戌成进士,改庶常,晋侍读,一时书画名重长安。戊子典试福建,所得皆知名士。海时行叛,公父遇难,哭于大司马门,请兵灭贼。传首胶州,剚刃祭墓,遂庐墓次。外任福建兴化道。郑寇弄兵,公危坐城头,召从学诸生课文,以方略却敌。康熙元年,移浙臬,理朱佑明逆书案,多所全活。巨恶王式父子叩阍,告连抚军以下百三十员。公剖其奸,举国惊为神明。又辨衢州方姓十年冤狱,事详年略。擢安徽藩司,遭内艰,归。己未荐举鸿博,不出。著有《黄山集》二十卷,行世。卒年八十四。”

法若真字汉儒,一字师百,号黄石,又号黄山,别署北海衲、黄山衲、小珠山人等,山东胶州(今山东胶州市)人。明诸生。清顺治三年()成进士,官至江南布政使,是清初着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其诗不依傍门户,少好李贺,晚好杜甫,而皆不袭其面目,自抒忧愤,直纪时事,足当诗史,卓荦排宕,自成一家。著述今存者,有《黄山集》抄本二卷、又《黄山集》六卷、《黄山诗留》十六卷,又有自撰年谱《黄山年略》一卷。其书法师承王铎,“笔势沉着,神明于古人而自出机杼。”画承元明文人画之风,多为山水画,皆以意为主,挥洒自在,自称“无画才而有画意。”

法若真生前有吉兆。据《黄山年略》记载:“正月二十四日巳时生。生之日,先大夫梦有长人,伟衣冠,来曰:‘余扶风人,来汝室。’是日生。因忆汉扶风有法真,遂名之曰若真,字曰汉儒,又字曰师百。是在前万历四十一年。”法若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正月二十四日出生,生母李氏。出生之日,他的父亲法寰(字开三)梦见一个高个子儒生来到他家,自称扶风人。因为想到东汉时扶风有名法真的儒生,于是为他起名法若真。查阅资料,法真字高卿,扶风郿人,东汉时期知士儒学家,对于儒家经典以及谶纬之学都颇有造诣。有清节高名,屡不就官,号曰玄德先生,享年八十九岁。

法若真机缘巧合成进士。法若真于崇祯二年()考为秀才。顺治二年()应山东乡试,以全作“五经”文赐内阁中书,一体会试。《黄山年略》记载:“八月应试,初不知少宗伯孙龙黼先生有不许五经应试之疏也。弟若贞中式正榜。闱中得五经卷二人:一李某,聊城人,置副卷第一。以真卷合主考向某、锁某并同考十五人、直指李某,共十八人拜疏,封朱墨卷呈御览,以特荐山东异材题请。圣旨:‘法若真着该布政司使起送来京。’遂送真至礼部候旨。是在十二月内。”顺治三年“正月……奉旨,真同癸未进士王崇简等十一人同考选。是日,趋侍玉芝官。上命内院,吏、礼二部汇考,以论一、七言律亲试,真立就呈卷。奉旨取张丕吉、王崇简、法若真等七人。又张丕吉等以庶吉士入较丙戌闱试。真奉特旨,改授内翰林国史院试中书舍人,仍准会试。”二月,中式会试第十五名。三月,殿试二甲十一名。四月,考选内国史院庶吉士。顺治四年()六月,法若真被授内翰林国史院编修。法若真参加山东乡试时,礼部已奏请顺治帝批准废用“五经”命题考试,而法若真不知此事,仍旧以“五经”命题作文章20篇。主考官视其文章卓异不凡,乃封其试卷以“异才”向皇帝举荐。御试后,遂任命为内翰林,经国史院考试而授予中书舍人。翌年中进士,改庶吉士,任翰林院编修。

法若真手刃仇敌头颅。顺治十年()秋天,胶镇总兵海时行奉调南征,逗留不行。驻莱州分守道徐大用亲自来胶催督,阅兵于大教场演武厅,发币犒军。海时行部卒杀死旗鼓司张思选,胁迫徐大用与其同反,不从被杀。法若真的父亲法寰,弟弟若奭、若巽以及侄子一起被杀害。海时行自称重兴王,率军在胶州焚劫七日,胶人被杀、被抢者不可胜数。海部南下,又屠莒州。兵部尚书王永吉率援兵追讨海时行至亳州,十月将其擒斩,其首级传至胶州,悬挂在嘉树园树上示众。法若真回家奔丧,手持利刃,割碎海时行的头颅,在父亲、弟弟和侄子灵前祭奠,高声痛哭。道光《重修胶州志》卷二十六《列传六·人物》记载:“国朝顺治十年秋,海时行叛。寰被执,骂贼死,二子文学若奭、若巽殉焉。时行遣人至京师,求招抚。寰子若真素服哭于兵部,师即日出。九月,时行伏诛,传首至胶。若真告于当道,请其首,手再斫之,以祭寰墓。”《黄山年略》记载:“兵部尚书王公铁山力伸大义,请灭此贼以服天下,上曰可。乃传首胶州以谢死者。真奔丧,手刃其头,祭于先大夫、亡弟、侄之灵而哭之。”

法若真因病未赴博学鸿词试。康熙十七年()正月,诏举博学鸿儒。《清圣祖实录》卷七一记载:“康熙十七年戊午春正月,乙未,谕吏部:……凡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不论已仕未仕,令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员,在外督抚布按各举所知,朕将亲试录用。其余内外各官,果有真知灼见,在内开送吏部,在外开报督抚代为题荐。”冯溥、李蔚、杜立德合疏举荐法若真参加博学鸿词试。十八年()三月一日,康熙帝在体仁阁举行博学鸿词试,法若真因为有病,未能参加考试。《黄山诗留》有诗《题五老图。法黄山若真以病辞征试,归老黄山者九载,年七十五,聊以自嘲》。康熙十八年,法若真六十七岁,与诗题所记,年龄吻合。《黄山诗留》卷首载有魏象枢所作《黄山诗序》,序云:法若真“方待御试,股疾忽作,不任步履,铨部拟扶掖入,力辞,弗敢从。”《题五老图》和《黄山诗序》均可证明,法若真确实因病未能参加博学鸿词试。

法若真后半生仕途坎坷。康熙七年()正月,法若真走马上任江南布政使。康熙八年()十月,周亮工被劾去职,法若真以党同被参。十二月,因嫡母赵氏去世,离任回家守制。十一年()八月,法若真服阕至京,但没能按惯例复职,只得每天以诗画自娱,之后一直赋闲。十五年()六月,以补湖广布政使陛见,但未能如愿。十七年,再拟河南布政使引见,仍未实授官职。当时法若真的山东同乡冯溥、同年李雳都在内阁,对法若真补官之事无能为力,究其原因:一是没有向索额图等当权者行贿。《清诗纪事初编》卷六法若真小传言称:“必索额图、明珠未入贿,有意抑之”;二是康熙帝素不喜山东人。《清圣祖实录》卷一〇四:“朕闻山东之仕于朝者,大小固结,彼此援引,凡有涉于己私之事,不顾国家,往往造为议论,彼倡此和,务使有济于私而后已。又闻其居乡多扰害地方,朕皆稔知其弊。”十八年,因病不能参加博学鸿词试,再次失去晋官机会。这年冬天,法若真回家归隐,不再谋求官职。

世人对法若真诗书画评论。法若真自康熙八年岁末直至康熙三十五年()夏去世,悠游山林近30载,寄情于诗书画,与他人谈诗论画,成绩斐然,并以其扬名于世。法若真的诗得到纪昀高度赞赏,他在《四库提要》评说:“不屑栉比字句,依倚门户,惟其意所欲为,不古不今,自成一格。”礼部尚书王崇简在《黄山诗留》序中评论法若真的诗“因情以发气,因气以发声,因声而绘词。”法若真的诗主要收集在《黄山诗留》中,乾隆年间收入《四库全书》。年神州国光社出版的《中国画家人名大辞典》载:法若真“工诗,精书法,雅善山水。偶然涉笔,便潇洒拔俗,不染尘氛。盖文人娱情翰墨,自游目止。不为时史所拘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年出版的《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载:法若真“书法魏晋,而有士气,精擘窠大书,以巨幅大书司马温公禅偈,笔势飞动。雅善山水,偶然涉笔,便潇洒拔俗,不染尘氛,烟云弥漫,笔墨浮动,自成一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heshandao.com/hstq/1317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