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说,我比较排斥这种公开的讲课。主要是心虚,怕讲不好,对不起大家!
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我比较擅长的事情,就是到处跑,聆听别人讲,然后一个人躲起来安静地思考,争取把文章写好。所以,我年出差天,跑了24个省区,60多个地级市,访谈了70多个专家和领导,写了70多万字。
但来自黄山的邀请我无法拒绝,所以那天一个电话,一声招呼,我就来了。因为黄山是中国现代旅游起步的地方,年邓小平的“黄山讲课”开启了中国现代旅游发展的大幕,所以,黄山在我们旅游业观察研究者心中,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去年8月全国乡村旅游暨旅游扶贫工作会议在黄山召开时,国家旅游局局长登黄山说,“中国旅游从黄山再起步”,黄山是中国旅游发展的一座丰碑。
非常荣幸这也是我年第一次出差,第一次分享,我个人认为这是新年的第一次朝拜之旅,托黄山的福,给我的年开个好头,讨个彩头,也祝愿各位旅游同仁的年鸿运当头,飞“黄”腾达!
因此,我做了这样的一个PPT,主题是“从景区经营到环境经济”——“旅游+”时代“大黄山”旅游创新思考。我把自己在年行走、调研过程中看到的一些新鲜的现象,包括年发生在中国旅游界的一些有趣的故事,精挑细选了10个,写在这个PPT里,跟大家分享。我认为它们能代表“旅游+”时代的旅游业各个领域的新变化,也能比较直观地解释究竟什么是“旅游+”。
我不认为这是一次授课,我认为这是一次分享,我们一起来分享旅途中的故事。
……
(第一部分:十个故事,讲述“旅游+”;第二部分:中国旅游的“黄金时代”的分享内容,此处省略)
现在我们分享第三部分,这也是在座的各位最关心的,就是黄山旅游的发展。
我前几天看到《中国旅游报》刊发了黄山市委书记任泽锋《推进黄山特色“旅游+”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文章,写得非常好,的确是领导格局、专家视角、专业级别,我认为这篇文章可以作为黄山旅游未来发展的一个纲领,该剖析的问题剖析了,解决问题的举措也都部署了。包括昨晚跟我们黄山旅游、黄山旅游集团的领导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也发现黄山领导站位比我高,思考务实,对黄山的理解也比我透。因此,我的分享只是出于我个人立场对黄山旅游发展的一些理解,并不一定对,在此向各位汇报、交流。
1
对黄山旅游的四个设问
我对黄山的理解,基于这样四个疑问:
第一个问题,黄山还能做多少增量开发?就是黄山这座山上还有多少资源存量?即便是有资源存量开发,还能带来多少效益增量?我的理解是,在“门票经济”时代,把黄山山上开发得再好,即便能提升黄山的吸引力,但由于“门票经济”的限制,黄山也不会增加太多的经济增量。很简单的道理,把山上开发再好,也还是观光产品,也不过是收取一张门票。去年国家相关部门又出台了严禁景区景点门票涨价的文件,现在景区门票,尤其是像黄山这样知名景区的门票稍做调整,就会引起社会舆论一片哗然,就是在挑战国家禁止门票涨价的政策,就是违法违规的。所以,依靠门票经济,不是黄山旅游发展的长久之计。
第二个问题,黄山还有没有必要继续做“黄山是一座山”这个狭义的品牌?我从小就从课本上、杂志上、明信片上、电视“请您欣赏”等各种信息渠道看到黄山的照片,看到“迎客松”、“飞来石”,黄山是每个中国人从小都在认知的一个符号,从小就产生向往和旅游冲动的一个地方。既然有如此深厚的受众共识,所以在品牌推广上,就更加不能局限于“黄山是一座山”这个狭义的概念。
第三个问题,安徽还有必要继续推广“黄山”这个品牌吗?不可否认,黄山不管是在现在,还是未来,仍旧是安徽旅游的一张“王牌”,但在泛旅游时代、全域旅游时代,尤其是安徽省提出“旅游强省”的发展背景下,安徽希望有更多的大旅游品牌崛起,所以现在安徽省在力推皖南国际旅游文化区、环巢湖国际旅游休闲区,提出皖南、皖北、环巢湖、大别山协调发展的战略。而目前的现状是,黄山品牌影响力对整个安徽旅游整体发展的屏蔽效应太大,说起安徽,大家首先会想到黄山,然后九华山,再往后,对于安徽旅游的认识就比较模糊了。从安徽旅游发展的大格局来看,希望有更多的品牌景区起来,希望黄山的品牌能够带动安徽省更多的新型景区发展,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发展态势,而不是继续围绕黄山谋发展,继续推广黄山而屏蔽其他。
第四个问题,中国还有必要推广“黄山”的品牌吗?过去,国家形象宣传片里经常出现的符号是三山五岳、故宫、长城、兵马俑等,围绕代表性的景区景点做文章。但是,下面我们看看国家旅游局年、年在国际推广中做的几个形象宣传片,我们会发现,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景区景点在宣传片中不见了,取而代之都是人物特写、文化细节、生活情境的局部特写。这是因为,现在的游客更早期白癜风该怎么治疗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