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黄山

您现在的位置: 黄山_黄山地图 > 黄山旅游 > 作家村笔会三

作家村笔会三

发布时间:2017-2-13 13:41:24   点击数:

作家村笔会(三)

            导读

天柱山散板☆王维红

原来自然最可亲☆木桐

回望天柱山☆王金萍

龙漱流萤☆流啸天

夜宿作家村散记☆海心

雨中登天柱山☆吴玲

天柱山散板

王维红

出了城,心情就曼妙无边。窃想,原来这城市也是一个围城,时间呆久了就有“城市综合厌倦症”,总想逃离,换一种活法,将体内注满一些新鲜的元素,再回归。

秋已深。窗外成片的秋季稻田上,泼洒着大把大把金黄。不由想起春天的油菜花、夏日无际的麦浪。看来大自然也是偏爱黄色的,一年中居然有稻黄麦黄和菜花黄,季节一到,那些让人炫目的黄,就在田野阡陌间逶迤连绵。这样的黄,有很强的视觉效果,也会立刻灿烂人的心扉。好像几天前还是春天,这一晃,秋天又快结束了。高速路边整齐的白杨,在微风中簌簌舞动,想起那句: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可人在旅途,朋友间说笑着,是没有那种悲秋感怀的。都说,旅行去什么地方不重要,和谁在一起才重要,很是赞同。

这一趟的天柱山之行,与我而言,目的倒不是爬山,其一,是想去体验和感受天柱山卧龙山庄作家村。这个村也算是内心中文学生活的一块归属地。今年夏季,作家村开业时的种种欢乐喜庆,各种形式的讲学座谈,文友间有关文字精神的碰撞,都在这里演绎过。而那时,我在遥远的美国,未能亲身感受。如今也算是了却愿望,作为无名的小作家,再来这里踏秋赏景,当几天村民,体验村里生活,也不错。其二呢,就是想把自己置身于山的环境里,看看天,发发呆,和同伴们一起和着开心而已。

车行至天柱山脚下,天已黑。寻一个颇为地道的小饭馆,吃了正宗的山乡土菜,继续前行,向着半山腰的卧龙山庄进发。

山里的夜晚过于黑暗,窗外的原风景都被笼罩在夜的黑里。

没有见到传说中的葛庄主,好在有笑语吟吟的美女助理周到的接待和安排。我们被安住在一套别具风情的独栋木屋里,提着行李走下台阶,来到木屋前,那木格子窗前暖暖的灯光,已经温暖周身,身体中那些快乐的因子瞬间就被激发出来。

七八个人,守着这样一座木屋,喝着青茶,说着话,打着牌,不觉间,时针就转过了一圈。新的一天,在热火朝天的牌桌上拉开了序幕。直到众人散去,清凉的夜晚,才恢复了平静。

寂静像一个巨大的器皿,将山中各类声音都装了起来。而所有的寂静沉寂下去后,唯一能听到的,是紧邻木屋的龙漱谷山泉汨汨流淌的水声。这水声,让卧龙山庄的寂静变得清澈,这水声,又如细密、柔软的纱布,滤过寂静,让寂静更细腻,更富有弹性。这样的夜晚,枕着绵长而清澈一脉水流声,很好入眠。

清晨,同伴们还在酣眠,我轻声走出木屋。开门见山,站在过道上,感受着愉快的空气穿梭在鼻翼间,忽然想象着,这些空气与我们生活的城市中的空气是不同的,这里的空气还存在着其他的物质,有植物的气味,有花香、果香,有雾雨的气味,我贪婪地吮吸着这湿润的空气,翻阅着眼前的一片山。水气氤氲的山体,犹如一幅幅刚画好的大写意的水墨画,大自然的调色盘,将各种色彩随意涂抹在树木枝蔓草叶上,红的黄的绿的紫的白的……长夜过后,在薄雾的清晨,所有的一切都是新的,自自然然原生态地呈现着。

门外的过道处,有一条木质的长椅,我让自己松弛地靠在座椅里,面对着空旷的山谷发呆。这样的时候,我既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也清晰地感受到周围。我和我的周围,不再有界限,整个人似乎都在自然的包围里,而自然似乎又进入了我的体内。与一呼一吸间,我的灵魂似乎也变得轻了,净了。

晌午,朋友们坐在山庄主屋空旷的露台上,闲适地聊天。露台前端的几个大缸里种植着碧绿的大叶卷心菜和蒜叶青菜,那些菜在雾水的滋润下,格外的动人。农庄的厨娘,拎着菜篮走来,不一会功夫,就采摘了一篮子新鲜的蔬菜。这里的田园蔬菜基本是自给自足的,足以满足一日三餐之需吧。早晨的山岚几乎都被层层浓雾掩盖,我们说话的当儿,忽见云开雾散,那一刻我不由自己的又尖叫起来,呀,看啊,天柱峰!

是的,雄伟的天柱峰,就在不远处,撩开了他的面纱。那真是一个人间仙境,山的顶端瑞云缭绕、祥气笼罩。

秋阳朗照,大山环绕,索性一群人都坐在门前庭院里,看山吃饭。藤椅板桌,端着大碗,农家的鲜蔬与土猪肉,让人吃得舒坦而通畅,这才是人间清欢有味的美好。

下午小睡后,不见了同伴。独自一人对坐大山发呆。远处传来阵阵呼唤,大山里回响着我的名字。于是追赶着他们的脚步,走到索道口。时日已不早,太阳忽明忽暗。一群人断了登山的念头,就在那一带走走停停,拍拍照,看天看山看树。

走回山庄,刚到二楼回廊上坐下喝茶,天就落雨了。

山里的天,变化真快。这一日,雾晴云雨,让我们的经历颇丰。

雨一直下。晚饭后,几个人一溜排坐在一楼过道的竹椅上,听雨看雨,屋檐下,是一挂雨的珠帘。现在城里是看不到的这样的雨帘的。小时候住在乡下,常见茅草房檐下有这样的雨帘,经年日久,那地面还会有雨滴滴出的一个个小空凹。那时,我最喜欢冬日雪后屋檐上长串长串悬着的冰凌儿,凛冽晶莹,犹如一支支棒冰。常和小伙伴们,搬个高凳子去摘下,当做冰棒吃。岁月一路奔流,看着昏黄的路灯下这一挂白色的雨帘,不由得就想起往事,想起童年,想起游戏,想起家,笑声,温暖,还有春天。

天柱山的夜雨,隔绝了人和世界。我们安静地说话,发呆;一只短矮的小黄狗,在我们的脚前来回穿过;忙碌好山庄厨务的几个村妇,在另条走廊上打着手里的毛线做着针线活。时光恍若凝滞。有人提议,还是唱歌吧。雨的夜,我们翻唱着一支支老歌,在散板的旋律里,一任温情和安详暖暖地泛上来。

原来自然最可亲

木桐

天柱山是皖籍名山,既名“天柱”,就可以想象那擎天一柱直插云宵的气势。而卧龙山庄正建在天柱山半山腰的密林深处,抬头即“天柱”在望。今年七月,作家群的朋友来到山庄,举行“安徽省作家基地”的挂牌仪式,一帮文人从喧嚣的都市来到这自然的山水中,哪里还能按捺得住,天柱峰的嶙峋奇绝,山间的毓秀风光,还有切磋交流、赏花观景时的那份舒心和惬意都融在他们的文字和图片里,让没能成行的我好一顿懊悔。

群里几个和我一样没有去的朋友就约定:这趟旅程一定要补上。

可日程定下来了,车子也安排好了,临近出行天公却不作美了。天气预报上说,当地连续几天都是雨,中雨到大雨。

呀,心里开始滴嘀咕了:大雨天进山很不安全哟;不要说天柱峰登不成,只怕一片雨雾里,山峰的影子都难看到呢;人困在房间里,想出门都不方便啊,湿答答的,要不推迟到下周?

还是木槿姐姐做事果断,她可是放下几个月的小外孙,好不容易才脱身出来的。她没有一点我们的迟疑多虑。姐姐说:下雨就看雨景嘛。别犹豫,出发吧。

和朋友们一起出行本身就是一件开心事。车一出城,人自然而然就卸下了职场的拘谨,变得轻松活泼起来,天上的一朵云啦,高速公路旁成熟未收割的金黄色稻田啦,装了一车猪的大货车啦。那些平时见到都无动于衷的景致此时都成了我们“喝三喝四,喊七叫八”的理由。几个小时的车程没啥感觉就到了。

到达山庄天已黑透。除了弯弯的山道,什么景也没看到,可我们精神头还足得很,一个个情绪高亢,不能安静,更舍不得去睡觉。打牌打牌!于是,在我们入住的小木屋里,会打的、不会打的都掺和进来,图的就是短暂的放松和热闹。

第二天醒来一看,雨是没下,可天阴着。还没来得及遗憾,我们就惊喜地发现,出了小木屋走下几级小石阶,便是一条欢快流淌着的小溪。听了一晚上汩汩的流水声,原来这木屋是枕着溪水的呢。沿溪慢行,才发现山庄里各式各样的别墅式的小木楼,木楼依势而建,又有满山的树掩映着,你不走近,便难发现。小溪在林中蜿蜒,水极清,或活泼跳跃,或平静流淌。天气已转秋,菊花在路边石缝里开得这一丛那一丛的。林子里也是秋色斑斓,各色相杂却有你说不出的和谐,这是大自然的手笔,你只能觉得美,只能一个劲地说好,想努力搜出好词来竟又不能。林中的大多植物不认识,有挂了牌子写了名字的,我们就凑上去看一看,可也像猴子掰玉米,记了这个又忘了那个。而天竟出我们意料地渐渐地明亮起来,雾淡了,有疏朗的阳光照到林子中,镀了光的叶子顿时就有了神彩,我们的心情也变得透亮透亮的。呼吸着这山间新鲜得不能再新鲜的空气,一个个面色红润,在山间雀跃,高声朗语。

中午,去山庄的餐厅就餐。这是一栋三屋木楼,门前是一方平台。中间一株桂花树长得高大茂密,型如纺锤,边沿上几只陶缸里种着大包菜,青菜,大蒜,都长得青翠欲滴惹人爱。山庄的三只小狗混在我们中间,我们拍照它们也忙着入镜。这里是山庄的最高处,视野开阔。远处层层山影皆在云雾中。“天柱峰就那在那儿。”来过的朋友向平台左手边的方向指过去,可此时山上云蒸雾绕,只看到山下一行索道吊蓝。中午在平台上正吃饭呢,阳光突然直刺刺地泼下来,晃人眼。不一会,就有人喊:看啊,蓝天!蓝天!正抬头看天,又有人喊:看!天柱山。我们又一齐向平台左手边看去。只见天柱峰终于将拂着它云雾腿去,一峰矗立,瓦蓝瓦蓝的天幕下,白色山体洁净如洗,与周边的绿色山峦迥然不同,让人惊叹自然之力,鬼斧神工。大家都兴奋地放下碗,急着拿相机、拿手机去拍照,可一瞬间,一缕云飘来,山峰又隐去。我们接着吃饭,不一会又有人喊,出来了!出来了!于是又撂下碗去拍照。五次三番,一个个都像是多动的小儿。而餐厅的女工们早已收拾妥当,坐到那棵桂花树下,织毛线,打纸牌,聊天,三只小狗也躺倒在地,睡得四脚朝天,对我们这些一惊一乍的“土包子”理都不理了。

山上的天气变化快,晚上,果然下起了大雨,山间只听得雨声一片。到早上,满山云雾,细雨如毛,一切又都变得朦朦胧胧起来。平台上那几坛菜,叶片上挂满了晶亮亮的雨珠。想这山上的植被,或雨或雾或阳光,轮番地滋养着,怎么能不灵秀呢?我真羡慕它们呢。

人在山中,像是得了大自在。山涧小溪,石缝中兀自开放的小黄菊,飘忽不定的云雾,忽然而至的一场暴雨,连同那几只自由散慢的小狗,都让人喜欢。人在城里呆久了,总想往乡间跑,大概就是久失自然心生焦虑的缘故。

原是自然最可亲。

说到自然,前些时候听许辉主席讲老子,明白了“道法自然”中的“自然”不是大自然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此时,面对眼前的景致,我突然想,这大自然或许可以作“自然”最好的代言人,像大自然一样的“自然”不就对了么?我们常说:“自然就好了!”这寻常的话语里,意味深长啊。

回望天柱山

王金萍

窗外,依然是霾天霾地,混沌一片。昏黄的月,有气无力地挂在远天,有两粒星子隐约可现。这是连续几日阴郁的天空上,第一次能看到星月。

几日前,在







































北京哪家医院能治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heshandao.com/hsly/3588.html

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