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方案》规定,设置补偿基金每年5亿元(中央3亿元、两省各出资1亿元),以安徽、浙江两省跨界断面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4项指标为考核依据,年度水质达到考核标准,浙江拨付给安徽1亿元;水质达不到标准,安徽拨付给浙江1亿元;不论上述何种情况,中央财政3亿元全部拨付给安徽省,时间为2012年~2014年
生态补偿带来的不仅是生活方式的变化,产业结构也随之调整在黄山市徽州区的化工产业园,同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停产前,附近的居民经常因为水质问题和企业闹矛盾、上访,化工行业用水量和排污量大,不少企业原来选择依江而设,看中的就是用水便利——用水直接安徽黄山风景区天气抽取,没有成本,废水排放也只经过简单的处理就排到江里低成本、粗放式的生产方式使企业一度获得不错的经济效益
“共饮一江水”,这一诗歌里的浪漫佳话,在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的今天,成为一个关于利益分配和发展机会的严肃命题
◆韩霁
■调整带来短痛
按照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每300人口核定一名保洁员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村的谢洪潮就是其中一位他每月酬劳是600元,这笔钱就来自试点基金黄山市像谢洪潮这样的保洁员共有2791名,他们构成了覆盖全流域67个乡镇84万农业人口的村级保洁队伍目前,新安江流域所有村庄均实现垃圾清洁全覆盖,而这只是流域综合治理6个“全覆盖”中的一项黄山市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保护局局长聂伟平介绍说:“生态补偿黄山旅游攻略试点带来的最大效益,就是老百姓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
■补偿试点三年
试点至今,新安江流域总体水质为优,跨省界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2014年初,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在试点中期绩效评估报告中分析指出,千岛湖营养状态出现拐点,营养状态指数开始逐步下降,这与新安江上游水质变化趋势保持一致,表明试点对于保持和改善新安江水质的环境效益逐渐显现
在错综复杂的利益交织中,生态补偿无疑是破解困局的钥匙和调节分配的杠杆新安江是我国确立的第一个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试点2014年,为期3年的新安江试点刚刚到期面对“谁来补”、“补多少”、“补给谁”、“怎么补”这些矛盾焦点,新安江总结出了哪些经验?还存在哪些难题待解?本期重点关注这黄山风景区图片一话题
□经济利益受损
□水质改善明显
新安江出境水量占浙江省千岛湖年入库量的68%,是下游地区最重要的战略水源地
网络配图
为什么将新安江作为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战略研究所肖金成分析:“重要原因在于其具备基本条件,其一,流域省份仅有安徽和浙江,责任主体易于确定,上下游关系明晰;其二,利益关系明显,安徽境内径流占到千岛湖入库量的六成以上;其三,下游浙江省经济状况好,地方财力充裕”
湖南白癜风医院北京有没有治疗白癜风好点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