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黄山

您现在的位置: 黄山_黄山地图 > 黄山旅游 > 书画双绝唐伯虎,尤擅仕女图

书画双绝唐伯虎,尤擅仕女图

发布时间:2024/6/24 10:42:12   点击数:
SEO百度优化求职QQ群 http://liangssw.com/jiepai/13440.html

天地生万物,人最为贵’,而在中国画里的人物仕女画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科目,众观历史,绘画仕女画的画家也是数不胜数。

但在明清时期里,唐寅的人物仕女画代表里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画家典范了,且具有独自的意义和特色。

01唐寅坎坷的个人经历背景

唐寅生于明成化六年庚寅(1470),卒于嘉靖二年癸未(1523),字子畏,号伯虎,又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

唐寅祖籍晋昌,也就是现在的山西晋城一带,我们可以从其书画上所题:“晋昌唐寅”而得知。而唐寅出生于一个商贾家庭,并有一个弟弟与妹妹。

唐寅自小就聪慧,且十六岁时参加秀才考试,童髻中科第一。当时文征明的父亲文林特别赏识唐寅,其二人并与以后亦对唐寅相助颇多。弘治七年,唐寅二十五岁之时,家庭突至惨剧。

唐寅的家人,父、母、妻、子、妹妹不是早逝就是中途夭折,这也是唐寅跌宕起伏、风云变幻一生的且定下重整家业决心的一笔。

唐寅所感兴趣的不仅仅是文学,还有绘画、天文、历算、音乐等等,而明时期科举要求考试范围为四书五经,文体为八股文,所述观点也必须遵循朱熹《四书集著》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观点。

故而他所感兴趣的学识并不适合当时代科举考试的要求。再加上唐寅放荡生活的声明已经在外,当然其中也包括那些嫉妒唐寅才华的人恶意中伤流言蜚语,所谓不惹人妒忌的是庸才不是,也就导致了唐寅在科举道路上的重重艰难。

弘治十年(1479),唐寅参加提学考试,但因考官方志不满其在外的放荡声名,故而唐寅没有通过提学考试,后通过文征明之父文林的老朋友曹凤出来周旋将唐寅录取在榜末。

提学考试的差点落考导致了唐寅的发奋图强,其中有一首《夜读》可以看出唐寅的奋发图强:“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自此经过唐寅一年的风发图强,唐寅学业进步非常之大。戍午年(1498),二十九岁的唐寅参加南京应天府乡试中得第一名解元。当然,也由于唐寅的南京解元第一从而声名大噪。再之后准备会试的一年时间里,唐寅并没有静心下来读书,究其原因也是唐寅习性不甘寂寞,不受拘束惯了,与一友人徐经一路吃喝玩乐,且捧着礼物去与主考官外招摇过市而引的其他应试举人的嫉恨,亦在朝中大臣中引起非议,故而于弘治十二年己末(1499)年二月下旬遭受会试泄题案,唐寅受人污蔑而落于牢狱,后交赎金被放,下放浙江充吏,但唐寅认为‘士可杀不可辱’,并没有去任职。

之后唐寅回到苏州,须知虎落平阳被犬欺,在苏州多遭嫉妒他的人嘲讽,亦有自己得意时续弦的妻子抛弃,更连仆人都顶撞、奚落他,使得唐寅的日子过得颇为难过。

为此唐寅决定向司马迁所说的那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千里壮游之前,唐寅予以好友文征明书信,托好友照料其唯一弟弟唐申,而后于弘治十三年离别家乡,坐船去往镇江,游历金山寺,观览‘天下第一泉’等名胜古迹。

穿过镇江又到往扬州,观览瘦西湖、平山堂等等景点。接着又去往庐山,庐山乃江西有名的景点,古有李白所描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如此气魄的景色也给唐寅留下深刻的记忆。游览完庐山唐寅接着游历黄州的赤壁之战遗址,后去往湖南岳阳登临岳阳楼,接着是福建的武夷山,浙江的南北雁荡山、天台山国清古刹、普陀山,杭州西湖,严子陵的钓鱼台,安徽的黄山九黄山等等。

而这时钱已花完的唐寅不得不转回故乡苏州,但这些游行都为唐寅以后的绘画人生留下深刻的痕迹。经历过一段痛苦的日子,唐寅开始奋发振作,唐寅前以沈周、后周臣学习画作,兼两家之长,顿时突发猛进且开始名声大振,以卖画为生的唐寅此时已不用再为生计发愁而渐渐宽裕了。

三十六岁的唐寅此时过着自由自在的桃花坞生活,平静而不失优雅。在这里唐寅作了一首名垂千朽的古诗《桃花庵歌》:“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从这也是能看出唐寅此时豁达的心境的。

过了一段悠闲的桃花坞生活之后,于正德九年,江西宁王朱宸濠派人来征聘贤豪去往南昌,不甘平庸的唐寅当即西行前往南昌,但不幸的唐寅还是没有临来他的机会,他发现宁王有反之心,故而假装癫狂逃过一劫:“佯狂使酒,露其丑秽。宸濠不能堪,放还。”而后返回苏州。此时年老又有病在身的唐寅,由于不能卖画,其生活又陷入拮据,只能靠友人救济坚持一二。

嘉靖葵未年十二月二号,享年五十四岁的艺术家唐寅去世。这是唐寅跌宕起伏的一生,有喜亦有悲。也许很多人觉得唐寅的一生是如此的可怜、可叹,但在艺术的道路上他是成功的,他在艺术的殿堂里拥有一席之地,他的绘画也在供后世学者瞻仰和学习。

02唐寅仕女画的内容技法与表现

唐寅眼中得仕女上至贵妇人,下至平民百姓甚至宫妓。

明清时期的仕女画有上至贵妇人、宫廷仕女,下至平民女子、宫妓仕女,仕女画家也多为平民百姓。其中出名的仕女画家就有唐寅和陈洪绶,他们不但出身相似,且一生的坎坷经历也类似。

而明清时期的宫廷绘画虽也继承了宋代时期的制度,但是却没有设立专门的画院机构。

其中亦是不缺乏民间画家活动,应该说由于民间力量的强大,民间仕女画更为活跃且出品量大。唐寅的事迹更是颇能代表明清画家的境遇。

作为一个画家,其实首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那么作为一个画家又要如何才能生存下来?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其实从古至今,一直坚持学画卖画的也不是没有,但大多数只是把它当成副业,他们的主业或许为官,或者是当老师,而书画,只是他们陶冶情操、品味人生的一种爱好。其实不管哪朝哪代,生存,一直是画家们最直逼面视的问题。

唐寅,他是天才的文学家兼画家,山水人物,无不尽情尽相,妙到毫颠。而美人花鸟唐寅更是尤及精研。唐寅在绘画上亦可称为全才画家了。

唐寅有着扎实的书画艺术功底,在传统的技法与新的继承寻找一条兼容并蓄的创作路子,且取得喜人的成绩。他继承传统又不拘成法,独创出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境界。唐寅是一位勤奋而富有创新精祌的画家,其现留问世作品有三百六十多副,而世俗消失掉的作品还不知凡几呢。

祝枝山虽说他下笔辄追唐宋名匠,然没有板细纤弱的毛病,自不可与院体相并论。他的人物舟车楼观,都细润缜密,而又韵度。《丹青志》云:“唐寅画法沉郁,风骨奇削,刊落庸琐,务求浓厚,连江叠瓛,洒洒不穷。”?而在仕女画上,唐寅的仕女画已被人人称道。清代的彭蕴燦在《耕田斋笔记》中曰“尤工仕女,有‘余美人’之目。也就是到了这时候‘仕女’才和‘美人’看为同一科,也完全混肴。

其实这种混肴对仕女画来说是及其有利的。因为它能在一定程度上的为仕女画的流传开阔道路与市场。从唐寅上看他的仕女画,其画的题材己扩展上至贵妇人,下至平民百姓。所以唐寅的画更为世人道也,盖因其画世人‘雅俗共赏’罢了。从这亦可窥见仕女画的漫长历途中所经历的从无至有,从有至昌盛的过程。仕女画的崛起是历史的一个必然性。

仕女画是绘画艺术中独立存在的一门艺术,学者们通过研究仕女画更是可以了解认识不同时期的仕女或画家们的现实生活、伦理观念和审美趣味,而不仅仅止步于欣赏的角度。

一般仕女画的首要条件基本都是以外在美为首要条件的,而一幅仕女图想得以流传光是外在美实乃不够的,还需兼内在美,有内在美才有神韵,才有意思、内容等等。

03唐寅仕女画的表现

而唐寅的仕女画多取材于神仙故事以及宫妓、歌妓等。在画法上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设色妍丽,线条工细、劲利。二是挥洒自如,笔墨流动爽利,转笔方劲,线描起伏抑扬,比较粗放。

唐寅的仕女画,以题材新颖,构思巧妙,笔墨美丽娟秀而成画中珍宝,受当代人的追捧。

其实唐寅仕女画题材可分为历史故事及个体美人两类,或者说分成工笔的细致美人和水墨的淡雅美人两类。历史题材者有《李端端图》和《孟蜀宫妓图》。

前三卷内容都是表现文人与姬的历史故事与情节的。这幅画虽是唐寅临摹的,但是却并没有被原作品束缚,画出了属于唐寅独有的面貌风格,正所谓不求形式似而求神似也,这也是属于唐寅工笔仕女画中的精品,这也是属于历史题材的一幅作品,作品反映了前蜀的宫廷生活。这幅画精心的描绘了四个盛装的宫妓。

四个宫妓分别头戴鲜花冠子以及金银宝钗,她们的衣着亦是华丽的长褂、修裙搭配,宫妓们的服饰颜色更是彼此产生强烈的对比。

宫妓们的脸上以醒目的白色开脸,画作浓厚的脂粉。这种画法称为“三白法”,是继承了唐宋以来周文矩、周昉、张萱等画家们的一种仕女造型。对于宫妓们的神情来看,也都是反映且符合明清时期仕女的柔弱风格,宫妓们俱是樱唇、小眼、以及柳眉的时代风尚。

整幅画面利用铁线描等传统方法描绘,线条流畅、旋转自如、造型准确。以上介绍的画作均属于这种线条细致、设色研丽的工笔重彩。

而第二种画法则是笔墨流动、挥洒自如的近似白描淡彩的仕女画,这种画法主要在中年时期从妍丽向淡雅的转变。这类的代表作有《牡丹仕女图》、《秋风纨扇图》等。关于《秋风纨扇图》,在这幅画面中有一女子手执扇子迎风而立,仕女高挽得发髻以及典雅的装束,被微风轻拂的裙带,整个仕女给人一种忧伤柔弱的感觉。

这是对青楼女子不幸命运的感慨亦是作者不得志的反射。《牡丹仕女图》与《秋风纨扇图》里面的仕女衣褶都粗放而有抑扬顿挫,加之与农墨,柔中带刚,刚中带柔,刚柔并济,形象十分之生动。

明清的大众审美观是仕女形象流行阴柔病弱,羸弱纤秀型的,而其中的唐寅所画的仕女亦是如此。观其眼角眉梢亦是阴柔、羸弱、忧郁的形象。

唐寅的仕女画流传颇多,作品精彩且有意思。然而现今大部分人其实对唐寅是不太了解的,因为他的仕女作品多且广,认为其终日沾花惹草、风流成性,然唐寅一个穷困潦倒且人身、考场皆失意的人却未必贪恋女色,实乃将其一腔幽怨隐括其中。

唐寅的仕女画的内容还有很多类型的,如《六如居士全集》中可得知他还画过红拂女、崔莺莺、杨玉环等各种女性角色人物。

在绝代名姝中更是画了文君琴心、昭君琵琶、等女性角色人物。除仕女画以外,他在历史人物画中也叶塑造过如高祖斩蛇、三顾茅庐等的故事角色,至今绘画作品没有流传下来。

可以发现唐寅所有独特的个性或者是对封建礼教叛逆的态度,他用他高超的画艺表露了社会内容以及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不是用一般美女来吸引别人的眼球的毫无内涵的作品。

也许政治历史上错失了一位新秀,伹同样的,历史造就出了一位画坛上举足轻重的绘画大家,更是一位诗词歌赋的大家。

他的文采,他的艺术,这些都是不可磨灭的荣誉。唐寅的艺术与那些毫无内涵的画作不同,

由于他的生活多坎坷磨练,所以在他的作品之中多叹息与感慨,他在后来的诗画中所散发出的压抑气氛,这是他对自己命运的叹息与感慨,表现出了他对生命的坚韧情怀。

04结语

唐寅满腹经纶,但却无处展露,委屈的唐寅只能从诗书画里面找寻自己的存在感,让自己的才能与思想表汇与他的绘画里,他的诗画更是文人的代表。“气化英灵大略数,百岁以发钟于人,子畏得知,一旦已矣,此其痛宜如何置?”此乃祝枝山对唐寅的高度评价。

明代擅画人物者不多,只有唐寅、仇英、陈老莲等数人在此有建树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对于唐寅的仕女画研究,其发展前景是比较大的,对我们认识唐寅的仕女画及其思想内涵,乃至唐寅所在的时代,与文人画在历史中,所审视的生命价值,都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于唐寅的仕女画探析,具有诸多的现实意义,对后人学习中国画有很强的指导和教育意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heshandao.com/hsly/1421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