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黄山日报》聚焦歙县法院扎实推进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深度报道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等工作。
暮春时节,苍翠满目。歙县深渡镇新安江畔,鸟鸣林间,游船徐行,如在画中。歙县法院有关负责人感言,法庭作为基层法院派出机构,是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的重要平台,也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如水推舟。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歙县现有深渡、杞梓里、王村、经开区四个基层人民法庭,每个法庭当以此为前行航标,甘当碧水,做好“六员”,为新时代、新航程贡献澎湃动能。
▲歙县法院经开区人民法庭调解两起劳动合同纠纷
▲年10月13日,深渡人民法庭赴瞻淇村审理一起相邻关系纠纷案
定分止争的调解员
“我每月付元,每年不少于2万元”“一共30万元,这样付款时间太长,能不能每月付元,每年不少于3万元”“我同意,付款就从4月底开始”......深渡人民法庭,利用远程调解平台,庭长谢建徽、法官助理方芳全神贯注,正组织原被告妥处欠款纠纷。
深渡镇大茂社区,指着诉讼案件一览图,退休法官胡顺昌介绍,“年7件,年10件,年3件,去年0件,成讼案件数直线下降,这完全得益于法庭的诉前调解。”
一幕幕场景,凸显人民法庭定分止争之要。近年来,歙县法院坚持“用群众身边人、解群众烦心事”,有效整合社会力量,22名乡贤调解员、9名人大代表、8名律师合力奋战法庭调解一线,年均化解纠纷余件。除法庭法官、法官助理外,返聘2名退休法官驻点调解,年均办理多件民商事案件,调解率达77.4%。其中,依托全国人大代表姚顺武综治工作室平台着力化解三权分置、劳务合同、侵权责任等涉农纠纷,为乡村振兴提供优质司法保障。杞梓里人民法庭锚定“融杭接沪桥头堡”,设“皖浙边界法官工作室”,与浙江基层自治组织联调联处纠纷12起。王村人民法庭以狮石法官工作室为平台,调处该乡与浙江省淳安县互通公路建设、漂流项目推进等纠纷10余起。
营商环境的服务员
在歙县经济开发区,谈及经开区人民法庭的优质服务,黄山捷丰塑胶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张小辉言犹未尽,“4月份,一名员工违纪,被解除劳动合同,由此产生争议。通过法庭调解,员工受到教育,公司也酌情给予一定补偿。不久前,河北客户李某与公司发生买卖合同纠纷,案值8万多元。法官与他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