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众所周知的一件事。也是因为这份悠久的历史,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这片区域,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黄山市。来黄山市旅行的游客们,最想看到的,除了自然风光美景,那大概就是有着千百年历史的古镇街巷。因而,宏村西递,屯溪老街,这些古韵古香,带着历史沧桑感的建筑群,便成了游客们集中来访的旅游胜地。
其实,相比于西递宏村多年的历史,黄山的另一个古村落历史底蕴要深厚的多。这个古村落名字就叫做篁墩。乍一见这两个看上去就很复杂的字,小编有些懵,甚至不知道“篁”这个字读什么音。查阅资料之下,我才明白,“篁”读huáng。早在东晋时期,这里便已经存在。不过,那时候的篁墩还叫做“黄墩”。后因程姓族人的迁入,加之这里盛产篁竹,故而改名为“篁墩”。由此可见,篁墩的历史之悠久,是西递宏村也比不上的。
篁墩坐落在歙县与屯溪之间,依山傍水,相比于其他热闹繁华的古村落,这里显得幽静的多。从路边进入,游人便能看到一座简单朴素的石板桥立在清澈的溪水上,掩映在一片丛林之中。据说,这个石板桥已经有了百余年的历史,始建于明代。在这么多年的风吹雨打中,它依旧如坚硬的磐石屹立在那。这样一幅秀美的景象,是典型的徽派民居布局。
走进村子里,最大的看点便是村内的程氏统宗祠内的“程朱阙里”牌坊,牌坊上镌刻有“洛闽溯本”四个大字。据说,这是当年乾隆皇帝御赐之字,是一份天大的荣耀。而牌坊上还留有的玉玺印记,让人看了也十分的震撼。
村内还有一条老街,街道仅有几百米长,横眼望去,便可知其历史悠久。不过,纵然历史悠久,但可游玩性却比不上屯溪老街。而就篁墩这整个村子来说,它的可观赏性,也是比不上西递宏村的。首先不说这里的景致如何,光是古民居的保护就不如宏村来的完善。虽然,这里也留有一些古老的文物古墓、百余年的宗祠,但更多的却是翻新而建的新式民居。或许也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得这里少有游客来访。
不过,从现状来看,篁墩给自己的定位并不是旅游胜地,而是文化传承之地。了解徽文化的人应该都知道,这里是程朱理学的奠基者——程颢程颐以及朱熹三人的故乡,更是新安理学的发源地。故而篁墩这个地方被誉为“程朱阙里”,不仅是名门望族所在之地,更是徽文化的发祥地。
千余年的程氏氏族,发展至今,也形成了一个独属于自己的文化体系。而对于很多学者来说,想要研究徽州人的历史,首先要做的便是来篁墩探寻过去的记忆。“北有陕西大槐树,、南有福建石壁村,中油徽州古篁墩”这样的说法,更是验证了篁墩这个村落的历史文化地位。
若是把篁墩当作是一个旅游景点来看的话,它显然是不合格的。不过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上去欣赏,它无疑是独一无二且具有深刻内涵的,其中悠远的历史,需要人们慢慢去探寻。可惜的是,篁墩过去那些需要后人铭记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氏族文化,已经在岁月的消磨下,变得越来越容易遗忘。不知道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些极富价值的历史文化遗迹,是否还能被人记起。
你知道篁墩这个地方吗?你去过哪里吗?觉得怎么样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