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网
原标题:谁先挂断电话
最近读到一位朋友的文章,总有一句话挥之不去。“武汉,是一座骨密度很高的城市。”我眼睛发亮,我拍案叫绝,我毫不吝啬连发六个赞,以表达我喜欢的程度。武汉,这座辛亥革命的首发之城,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铁血之举,堪称铮铮铁骨,挺挺脊椎。此文一句话,就抓住了武汉的灵魂。
自古文章,出新为要!
一文鸣而天下知,一语新而一文立。
诗有别裁,文有奇句。凡上乘之作,总有出彩之处,总有叫好之句。
由文章的评价,我想到了人事。
湖南新宁盲人作家曾令超,曾多次跟我谈及与郑培民的交往。一位是因公负伤,双目失明的普通作家,一位是党的高级干部,但他们却建立了朋友的关系。他们可以开怀畅谈,他们可以互相倾诉。当然更多的是培民同志对曾令超的关心关爱。大到书籍的出版,小到家庭生活的琐事,都纳于培民同志的视野,他用春风化雨般的温暖,用心用情滋润一位盲人作家的心田。
曾令超跟我谈及他们之间许多感人之事,但随时间流逝,岁月之水的确冲淡了记忆。但有一事,却像刀刻一般,永远镌刻于心。
曾令超言及,他与培民同志的交往,多借助现代传媒电话。每月不是他打过去,便是培民同志打过来。培民同志那么多事,且都是大事,但月余之久,必有问讯,从创作到生活,从家庭到个人,交谈总透出浓浓深情。尤其是交谈结束,培民同志总不先挂断电话,而是在电话另一头说,老曾,你先挂断电话,我再挂!每次推辞来推辞去,在培民同志坚决的态度下,总是曾令超依依不舍地先挂断。
这看似是一个普通的细节,但是在这个细节的背后,你会读出一种情感,你会体悟到一种温度,你会感受到一种态度。他的内涵是多么丰富,他的外延也是多么的无限?
心中装有他人,人必念之,心中装有人民,人必爱之,心中装有大爱,人必敬之。
由此及彼,我想起最近读到的两则消息。一是安徽省合肥市市长凌云同志告别合肥市,履新黄山市时,文章短短数语,没有豪情壮语,没有官话套话,却颇受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