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11日,第十六届中国水论坛暨新安江绿色发展论坛在黄山市举办。论坛以“保护绿水青山共享绿色发展”为主题,以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围绕相关议题开展广泛、深入研讨,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绿色发展实践经验进行交流、宣传、推广,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探索。中国水论坛常设组委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军,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等生态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特邀城市代表、企业代表等余人参加论坛。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民盟中央原第一副主席张梅颖在致辞中说,作为新安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的亲历者和推动者,我欣喜地看到,试点实施以来,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取得阶段性成功,黄山市逐步走上了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旅游的发展道路,美丽经济正不断印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此次论坛成果丰硕,设置了大会特邀报告、新安江绿色发展论坛、中国水论坛等版块,通过举办主题演讲、高端对话、学术报告等形式,聚焦新安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水生态研究、水安全研究、水灾害研究、生态文明制度研究、大江大河水问题研究等议题开展深入研讨,交换看法,分享研究成果、政策实践和工作体会,展望未来愿景和努力方向,达成了许多重要共识,积极汇聚面向未来的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智慧。
论坛还发出联合倡议,要加强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绿色产能创新,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发布了“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的感知体验——新安江指数;颁发了“中国水论坛年度十佳优秀青年论文奖”。
中国水论坛常设组委会秘书长左其亭说,本次会议是水论坛举办16年来具有里程碑的一次会议,创造了四个第一:第一次由地方政府(黄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第一次在地级市城市举办,第一次与其他论坛合办,第一次实现真正意义上“政产学研用”结合交流。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绿色发展实践经验进行交流、宣传、推广,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探索。
闭幕式最后宣布了下一届中国水论坛举办地在首都北京,由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承办,并举行会旗交接仪式。
本次论坛吸引两院院士、著名专家、高校学者等千余人参加。
论坛主题为“保护绿水青山共享绿色发展”,与会嘉宾以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围绕相关主题深入开展广泛、深入地研讨,对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绿色发展实践经验进行交流,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作积极探索。
新安江作为中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涉及安徽、浙江两省,如今已进入第三轮。
黄山市市长孔晓宏说,年至年,新安江累计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投入资金亿元,其中试点补助资金35.8亿元。同时,黄山全市“一杯茶”、“一瓶水”、“一尾鱼”、“一路景”,“四个一”绿色产业方兴未艾,10多万农民从事旅游相关产业,人均年收入超万元。
孔晓宏介绍,目前,新安江水质稳定向好,每年向千岛湖输送60多亿立方米干净水,占千岛湖年均入库水量的68%以上,成为中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资料图:新安江江景。张强摄
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军说,新安江流域虽小,但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的试点却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在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实现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从政策、理论、制度和技术上进行重大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
据了解,中国水论坛于年由武汉大学等单位发起,经过十五年的发展,中国水论坛已经成为倍受学术界和产业界 本届论坛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水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水问题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水资源研究中心主办,黄山市人民政府和合肥工业大学承办。(完)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