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黄山

您现在的位置: 黄山_黄山地图 > 黄山介绍 > 黄山旅游徒步攻略

黄山旅游徒步攻略

发布时间:2019-4-3 14:43:54   点击数:

进山两大事:

1.有恐高症及心脏和身体不舒服的,一定乘缆车上下进出景区。

2.手机、数码单反一定检查电池电量(如果你滴大脑储存足够用的话,无所谓);登山杖一定买根牢固的(它是陪护你下山的好伙伴);食物、(体积小的食品,饼干或巧克力等)水一定要带,也可带件薄羽绒服(凌晨观日出备用),轻薄雨衣一件(夏季山上雨水多),尽量做到“轻装”进山(必备物除外)。

古云:看景不如听景,当你身临其境时,感觉听景不如看景。黄山:古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数一数二的名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的“四绝”。除此之外,雾凇、雪景、日出也是游人不会错过的景观。(为能更简单、快的帮助已准备出发或已在途中的小伙伴,黄山详情介绍放在文章底部结尾)

多年来我一直向往能登上黄山!火车上我们“房间”有两位小伙和一位南京上来的中年(他们都是来自东北专为黄山而来的),大家都自豪的分享着准备登黄山的“攻略”,中年男一边和大伙分享手中几张黄山景区路线图,一边笑呵呵的说:这几张图都是女儿一个月前帮他准备的......。因为我是反向心理(进出黄山景区多数以南门居多,而南门有“前山慈光阁、后山云谷寺”之说),据说前山登山进山最险,且极具挑战。我选择前山,他们选择后山,所以我们就此分开进山......

黄山市区(火车站及黄山北站)到景区约60公里,南门进山均以汤口镇转乘黄山新国线大巴,在分别到前山“慈光阁”、后山“云谷寺”乘坐索道或徒步进山。

我是10.30分慈光阁进山门开始徒步登山,多处纯手工雕琢的陡峭步梯,有时一不小心可能上层阶梯会触碰到你的鼻尖,在你每踏上一步台阶都会发出清脆优美的回音,这里登山确切的说“爬山”,好多段步道,其实都是实实在在手脚并用“爬”上去的.....陡峭狭窄的步道及必经洞口,就连我这瘦小的身材也不得不侧身挤过

下午两点,一路艰险直达“天都峰”(光明顶、天都峰、莲花峰,黄山三大高峰。天都峰与莲花峰5年轮休开放,今年12月份天都峰将闭客,莲花峰接任)

“鲫鱼背”有恐高症的建议避开此道!光滑、狭窄......

穿过“鲫鱼背”开始向“光明顶”方向出发(我预定的酒店——白云宾馆)

此时已是“天都峰”下山路,这就验证了那句“上山容易下山难”(我是第一次登上千米的山,看着别人带着“拐杖”登山,我感觉太麻烦)。下山时两边有扶手的一定拉紧扶手移步下山,在没有扶手的坡道一根好的“拐杖”尤其重要,它可以支撑你前倾身体的平衡,无奈!心爱的相机三角架只好充当“拐杖”陪我一路下山......

一段下山路之后又开始向“光明顶”方向爬山,途径黄山名片“迎客松”已是下午16点多,这里休整、拍照后继续出发“光明顶”方向

一路贪玩的我临近天黑19点多找到白云宾馆,旁边美食快餐店68元来一份套餐,作为犒劳自己的晚餐。当我来到宾馆前台,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服务员告诉床位已被退.....(我早上火车上在网上下的单,床位满中午被退),她说你要不外面租个帐篷或继续爬山到“光明顶”或许那里有剩余床位。

听说“光明顶”是观日出的好地点,为了观日出更进一步,我只好继续“光明顶”,好在这段到光明顶还有路灯,坡道还不是很陡!约半小时后来到“光明顶山庄”还好还剩余床位!我的床位是一大间里隔开两个小间,每间上下8张床位(是男女分开的哦),大间里有共用卫生间、热水淋浴。早起3点多起来出门左转约几十米有3处观日出平台,(每个容纳约30人)那里基本都已沾满等待日出的大神们!(当天日出约5.09分)

5.30分光明顶山庄自助早餐(50元/位)后,开始新一天的征途

今天路线光明顶沿途"步仙桥”经西海大峡谷谷底到达排云亭。

工作人员说:“步仙桥”到谷底路险陡峭,切多以下山坡道为主,这段很少有人通过!自白云宾馆下山途中几经上下山步道至“步仙桥”偶遇逆向3人,同向两人(年轻夫妻)。

“步仙桥”过后陡峭步道几经周折直下谷底,途中可能是因我们三人的到访惊扰了“山神”,本来晴朗天空突然来了几阵大雨,还好我们都有雨衣防备。

谷底稍微休整后我们开始继续登山,约几百米后到达“排云溪”缆车站

简单休整后继续攀登排云楼方向,途径二环——一环,山路极其陡峭,但这里确实观看“西海大峡谷”绝佳位置之一(可惜那天没云海出现,但是能一睹峡谷、奇石真容)

下午3点多到达排云楼(快餐50元一份午饭)。今天天气预报25号山上将有大雨天气(西海大峡谷雨后美丽的云海可能将会在26号出现,那时我的旅程可能会延期一天!),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决定3天的旅程缩短一天!

排云亭至白鹅岭这段地貌基本比较缓平(这就所谓的后山平步进山路线),到达“黑虎松”还没来得及细细观赏,相机“罢工”。此时已接近下午16.30分

我要天黑之前徒步出山可能困难!至此,此次进山留下两大遗憾(1.没有遇到云海相机罢工,2.因缩短旅程没能实现完全徒步进山、出山、浏览更多的美景)!只好选择就近的白鹅新站,17点最后一班云谷寺索道下山......

本人简介

性别:小老头

嗜好:拍照、喜欢拍照但总是拍的不好;骑自行车,希望骑更好的单车游更美的景;登山,希望登更高的山;开车,喜欢开手动挡但不喜欢坐车!

期望:7月份骑单车游西藏、登千米雪山遇见你.....

这次黄山行的全部照片都已整理,放在下面小程序里,如有需要可进入小程序找你所爱,所有照片(均为原始照片)无偿提供,但若用于违法及其它纠纷责任自负。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黄山代表景观有“四绝三瀑”,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华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唯一的山岳风光。

景区内分为南门、西门和北门,绝大多数游客都会从南门出入,南门又有前山后山两个出入口,都靠近山脚下的汤口镇。镇上也成了游玩黄山的中转站,这里到景区门口需乘黄山新国线班车,在前山山门(慈光阁)、后山山门(云谷寺)、黄山温泉都有停靠(车费8-19元)。

景区游览主要分为前山、后山两条上山路线,都通向主峰之一光明顶,在光明顶的另一侧,还有一条环线-西海大峡谷。

前山前山指慈光阁开始到山顶玉屏楼的登山路线(步行爬山3-4小时,也可乘玉屏索道直达),还有山顶的莲花峰、天都峰区域(简单参观1-2小时,爬主峰则要3-4小时)。前山风景大气,很适合乘索道俯瞰。最高峰莲花峰和另一主峰天都峰都在这里(两峰交替开放,每5年一换),还坐拥著名的迎客松、最陡峭的鲫鱼背、百步云梯、一线天、天海等经典景点。

后山后山是指云谷寺到白鹅岭的登山路线(步行3-4小时,也有云谷索道直达),以及白鹅岭后面的始信峰、狮子峰、排云亭等山顶区域(游玩约需2-3小时),后山风景多是精巧的山景,适合步行一路观赏。飞来石、猴子观海都在这里。

西海大峡谷西海大峡谷近些年新开放,谷内幽深,风景非常壮丽,被称为黄山真正的精华风光集合地。西海大峡谷可以从后山山顶区域的排云亭进入,谷内环绕一圈后回到主峰光明顶附近的天海处。从排云亭步行下到谷底大约2小时左右,然后建议乘坐缆车到天海,否则要走4-5小时的山路。

时间一日游,需上下山乘索道。而且要选择不爬前山主峰(莲花峰/天都峰)或者不去西海大峡谷。

两日游,建议乘坐索道

三日游,可以全程徒步挑战自我,虽然虐待了自己,但会有更多美景回报,

路线:可为前山上后山下(前山-西海大峡谷-后山)和后山上前山下(后山-西海大峡谷-前山)。

住宿山顶有多家住宿地点,基本集中于光明顶、天海、排云亭、白鹅岭、北海等几个区域。光明顶天海看日出最佳,玩西海大峡谷时也适合寄放行李(回程时可到);排云亭在西海大峡谷入口,第二天赶早进谷方便;白鹅岭是后山云谷索道的上站,一般第一天下午从后山进景区的,住在这里最合适;北海条件较好,不过看日出需要步行半小时,山顶房间约元/间、床位约元/人,最好提前预订。

美丽传说地貌

黄山经历了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峰林结构。黄山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

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黄山风光,断裂和裂隙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花岗岩洞穴与孔道。全山有岭30处、岩22处、洞7处、关2处。黄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

从距今约8亿年的震旦纪开始,海水绕过晋宁运动中形成的江南古陆,从东南方向进入黄山地区,黄山一带被淹没在海水之下。

在距今5.7-4.4亿年的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壳处于裂解的高潮时期,导致了海平面的最大上升,在长达1.3亿年的时期里,黄山地区基本稳定,但仍是一片汪洋。

到距今约4.1亿年的志留纪末期,地壳活动加剧,晚加里东运动使黄山地区上升而成为陆地,海水全部退去,这是黄山地区在地质历史上首次露出海面。在经历了万年的相对稳定后,到了石炭纪,柳江运动又引海水,黄山地区又重新沉入海平面以下。地质专家曾在黄山脚下谭家桥等地发现三叶虫化石,证明黄山地区4亿年前确为海洋(古扬子海)。

在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划时代的印支运动使地壳隆起而成为陆地,海水退出安徽境内,最终结束了黄山地区海侵历史和海相沉积,进入了陆相地史发展的新阶段。

进入侏罗纪以后,燕山运动以强烈频繁的活动,改造黄山地壳的地貌。

到早白垩纪时,晚燕山运动又一次活动,地壳下部的岩浆,沿着印支运动时形成的褶皱带,从黄山这块地壳内侵入到距地表约数千米的古老地层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改变,岩浆由边部向中央冷却凝结而成黄山花岗岩体的胚胎,这便是距今约1.25亿年时期形成的“地下黄山”。在黄山花岗岩体侵入地壳形成时,经历了一次次的脉动上侵定位和结晶固结之后,黄山岩体的雏形形成。黄山岩体,是同源岩浆在地球涨缩中,多次脉动侵入形成的复式花岗岩。早期和主体期侵入的岩体,分布在边缘和外围,颗粒较粗;补充期和末期侵入的岩体,分布在内圈和中央,颗粒较细。黄山岩体呈中高外低明显的套叠式分布特征。在深部地壳被熔成岩浆,并被挤压而向中央上侵的过程中,黄山山体也被自行拔高。

到了距今五六千万年前的第三纪喜玛拉雅运动早期,覆盖在岩体上的盖层随着山体的抬升而逐渐被剥蚀殆尽,形成了莲花峰、光明顶和天都峰等花岗岩山峰。

在第三纪和第四纪期间,喜玛拉雅山运动使地壳抬升,黄山也相应升起,同时经受剥蚀,形成了花岗岩峰林。在第四纪时期,黄山曾先后经历了三次冰期,冰川的搬运、刨蚀和侵蚀过程,形成了黄山的冰川地貌景观。

猴子观海

猴子观海猴子观海也叫猴子望太平,猴子为何要望太平呢?这里面有个故事:以前太平县城里,有一个村子叫仙源村,村中有一户叫赵德隆的书香人家。女儿名叫掌珠,生得聪明美丽。离仙源村不远的黄山北海深处有一个洞里,有个灵猴,在山中修炼了三千六百年,会三十六变。一天,灵猴见到掌珠生得俊俏,顿生爱慕之心。灵猴就变成一个白面书生,自称是黄山寨主孙广文的公子孙俊武,于傍晚来到赵家门前,以天色已晚为由,要求借宿一夜。赵家老夫妇见他长得俊秀,衣着华贵,斯文有礼,便信以为真,高兴地留他住宿,并设宴招待。酒饮三杯后,孙公子便向老夫妇陈述掌珠的爱慕之情,央求纳为婿,发誓侍奉二老颐养天年。老夫妇一听这甜言蜜语,心中非常喜悦。经与女儿商量,掌珠对才貌双全的孙公子也早八分欢喜。次日一早,老夫妇回了孙公子的话。孙公子听了欢喜若狂,差点露了原形。灵猴回洞,思念掌珠心切,急忙把大小猴子都变成人,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去仙源赵家迎亲。掌珠被抬到洞府,只见陈设富丽,宾客满座。夜深宴席散,孙公子被宾客拥入了洞房。一觉醒来,掌珠发现孙公子长了一身绒毛,大吃一惊。原来,孙公子酒醉,现出了猴子原形。掌珠非常恼恨,乘灵猴烂醉熟睡之机,向外逃走,直奔家中。灵猴酒醒后,知道自己露出了原形,惊逃了掌珠,便喝令众猴出洞寻找,追到山下芙蓉岭,也不见新娘的影子。灵猴自从失去了掌珠,朝思暮想,但又没有妙法可想,只得每天攀上洞后的悬岩,坐在石上,朝着东北方向的太平县仙源村呆呆地望着。年深月久,便变成了黄山如今这一石景。

梦笔生花

梦笔生花北海散花坞左侧,有一孤立石峰,形同笔尖朝上的毛笔,峰顶巧生奇松如花,故名“梦笔生花”。传说,有年春天,诗人李白来到黄山,见到北海山峰竞秀,景色奇美,禁不住诗兴大发,便昂首向天,高声吟道:“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这声音惊动了狮子林禅院的长老。他走出山门,细细一看,只见一位白衣秀士,风度潇洒,便上前施礼,请问尊姓大名。这位不凡之客原来是“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诗仙李翰林。长老急忙吩咐小和尚抬来用清泉酿制的米酒,还拿来一些文房四宝。长老急忙盛满了一杯酒,双手捧上,敬给李白。李白慌忙还礼,双手接过,一饮而尽。二人席地而坐,纵谈诗文,开怀畅饮。李白深感长老待人诚恳,意欲草书诗作相赠,以作答谢之礼。长老大喜,小和尚们忙着研墨的研墨,铺纸的铺纸。李白趁着酒兴,奋笔疾书。长老及小和尚们分别站两旁,目睹那遒劲的大字,赞叹不已。李白写毕,还有三分酒意,便将毛笔顺手一掷,那毛笔翻翻摇摇,从空中落下插入土中。他这才告辞长老而去。长老送走李白,回过头来,不禁大吃一惊,刚才李白掷下的毛笔已化成一座笔峰,笔尖化成了一棵松树,矗立在散花坞中。这就是如今见到的“梦笔生花”。

仙人晒鞋

仙人晒鞋排云亭前右侧,有二石如一双鞋,整齐地放在小峰台上,似在晾晒,故名:“仙人晒鞋”和“仙人晒靴”,共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黄山左数峰的仙都观住着老道道玄和徒弟太清,松林峰上的紫霞宫里住着道姑炼玉和徒儿妙真。两座道宫中间隔着一道鸿沟——西海峡谷,加上道规森严,他们不相往来。一年冬天,山中大雪,仙都观里断了火种,道玄只得叫太清到紫霞宫里去借火种。当太清来到紫霞宫里,就见到妙真,两人一见如故,谈起话来,非常亲热。从此,两人每天打柴、担水的时候,便到一起谈心,渐渐地砍的柴就少了,担的水也少了。这样,事情不久被双方师父发现,他俩都受到师父的严厉斥责,还规定今后打柴、担水,以两峰交界的沟涧为界,越界了,就用道鞭、神杖打杀。此后两人在一起说话就很困难了。一次,他们趁双方师父都下了山,便偷偷见面,并商定,今后当太清在山门前晒靴,晒鞋的时候来幽会。一天,两人正甜蜜幽会,不料双方师父突然回来,事情败露,他俩将要受到严厉惩罚。他俩想来想去,最后横下了一条心:“生不能在一起,就死在一起吧!”两人携起手,从悬岩上纵身一跃,跳进了波浪滔天的云海。太清晒的靴子和妙真晒的一双鞋子都没有来得及收,日子久了,都变成了石靴、石鞋,就是如今黄山的“仙人晒靴”和“仙人晒鞋”。

飞来石

相传,宋代有个叫单福的石匠,一生给人家造成了不少桥,心想也在自己家乡门口的江山建造一座,但叹息没有帮手。他膝下只有一女叫小姣,长得美丽,也很聪明。小娇知道父亲的心思,便要求参加帮助干。但那深山采石,百里运石的苦和累,小女子怎么受得了,所以单福就是不答应。小姣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单福没奈何,才含泪点头。他还把三个徒弟找来帮忙,不久就干起来了。由于开山运石的苦和累实在难受,大徒弟和二徒弟先后悄悄地溜了。单福和女儿,三徒弟为修桥铁了心,继续风里雨里苦干着。但好几年过去了,运到江边的石头只有一小堆,这样累死苦死,桥也建不起来。小姣一咬牙,请人写了“捐身修桥”四个大字,插了个草标,坐到江边石堆旁。一连三天,来看的人无数,但望望滔滔的江水,就都走了。这天,忽然来了个瘸子,身背一把扇子,摘了草标,问小姣愿不愿意跟他走,小姣回答说:“什么时候把大山里的开采的石头全运到江边,就什么时候跟你走。”这瘸子原来是八仙中的铁拐李。他挤出人群,腾云驾雾,很快来到百里外的大山,从背上拿下扇子,对着单福和三徒弟开出的石头就扇。石头竟都飞了起来,又纷纷都落在江边。单福和三徒弟也被从山上扇到造桥工地。铁拐李还怕不够,又对身下立着的一块巨石扇了三扇子,他就站在那巨石上飞到江边。只见底下尽人,未敢让巨石落下。又听单福大声说:“石头够了”他便驾起云头,飘游起来,游到黄山,见黄山风景秀丽,便将石头落下。从此,这飞来石就给黄山增添了绝妙的一景。

昨天明天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可以治好么
北方乌发口服液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heshandao.com/hsjs/793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