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春节自救指南》只是一支神曲?
大错特错!
它揭示了一个百年大秘密
……
除了神曲
在文末
我们还有一个更好的春节自救办法
一场独一无二的深度阅读约会
01过年是什么?
过年就是价值观的碰撞、融合、迭代
中国人过春节,过了好几千年了;就是从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算起,也有一百来年了。这一百来年,中国人年年过年,但过年的感觉年年在变,尤其这几年。
原因是什么,好像谁都说不太清楚。真幸运,这个未解之谜在年新年伊始,被几个音乐家破解了——他们写了首神曲《春节自救指南》,几天之内,广大人民群众争相传颂,嘹亮歌声传遍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可是,如果你以为这首神曲只有心酸、吐槽和搞笑?那你就错了,至少非常naive——音乐家是想告诉我们,过年是什么?
过年是什么?过年就是把你长久以来在大城市打拼,在全世界旅行,和各色人等交往所形成的价值观,放到七大姑八大姨的价值观里,搅和一下,看看最终浮出水面的是什么?
你想的是让身体一直在路上,让灵魂不掉队;可三姑二舅母只关心“赚了吗?婚了吗?生了吗?”……有错吗?谁都没有错,只是价值观不一样。
但是不要忘了,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本质就是价值观的差别。
其实,三姑二舅母在八卦的时候,多半只是没话找话,为下一场亲戚聚会找点谈资,她们并不需要答案,真正需要答案的,是你自己。
过年,就是你和酒肉朋友和远方亲戚间价值观、人生观,激烈碰撞、互相渗透,然后融合、迭代的过程。你可以看到别人说的生活,也会看到别人眼中你的生活。你有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清清楚楚的认识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或者,不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然后,丢掉幻想,轻装前进。
02世界上最伟大的事
都是人们在寂寞中创造出来的
年,大英帝国皇家乐团的小号手约翰·朔尔(JohnShore)为了给他的鲁特琴调音,发明了一件奇形怪状的工具,他管它叫音叉(tuningfork)。
全世界99%的人,不会跟“音叉”有任何交集。但是,物理学家后来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房间放满了不同频率的音叉,如果振动其中一个音叉,另外一个和它振动频率相同的音叉也会被引动。
后来,实验被延伸为一个理论,多年来被身边的人不断证实,一个人的思想、情感都带有一定的振动频率,所以会吸引和他振动频率最相近的人、事、物。
99%的人都知道这个理论,我们叫它“共鸣”。
大概会有很多人,在春节的胡吃海喝、闷头大睡和疯抢红包之后,会发现精神异常空虚,这是一种从心理上散发出的苍白,比体力上的疲惫更要糟糕。
为什么?
因为平日里和你产生“共鸣”的朋友,那些和你并肩作战,价值观相同的朋友,此刻都不在在身边。于是,越是过年,越是寂寞。你发现自己身体的世界很热闹,但灵魂却异常孤单!
怎么办?
你需要在喧嚣中让自己沉静下来,利用“寂寞”给自己增值,比如,做一次有营养的远足,或者,真正读几本营养的书!
这世界上很多伟大的事情,都是一个人在寂寞中创造出来的。
03时间都去哪儿了?
年,德国马堡大学社会学家博夏德(PeterBorscheid)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聆听了贝多芬经典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他惊讶的发现,完全相同的地点、完全相同的曲子,这一次的演奏,居然比首次年前这支交响曲首次演出时,少了17分钟。
时间都去哪儿了?
博夏德发现,20世纪以后,整个社会陷入了一场病态“忙碌症”中。所有人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甚至价值观都在发生变化。在我们的观念深处,不能允许任何低效率行为的存在。我们一旦看到手下的工作不够熟练,一旦看到事情的进程有些缓慢,就会内在产生焦虑,不由自主地发飙。按道理说,速度时代的来临,可以为我们创造更多闲暇,但事实上,却引发了更大程度的匆忙。而且,这种匆忙伴随着权力,从拥有支配权的一方不断传递给更加弱势的群体。
二十年后,博夏德把这个发现写成了书,取名《速度病毒》,它的中文译名叫做:《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
为什么我们身边的自然一点点消失了?连清洁的空气都没有了?为什么我们连过年都在赶场子?在我们的生命里,还有多少时间和空间能够安放“缓慢”,比如从从容容的读一本书?
04以“阅读”之名
一场独一无二的约会
在即将到来的这个春节长假,以阅读之名,群学书院的合作伙伴“耿强读书会”,想和你来一场独一无二的精神约会。
海明威阅读海,发现生命是一条要花一辈子才会上钩的鱼。梵?高阅读麦田,发现艺术躲在太阳的背后乘凉。弗洛伊德阅读梦,发现一条直达潜意识的秘密通道。罗丹阅读人体,发现哥伦布没有发现的美丽海岸线。加缪阅读卡夫卡,发现真理已经被讲完一半。
而我们,欢迎各种可能的深度阅读者。
我们的书单
1.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
在年跨年演讲现场,罗辑思维首发的年最重要的一本书。
当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人类将面临着从进化到智人以来最大的一次改变,绝大部分人将沦为“无价值的群体”,只有少部分人能进化成特质发生改变的“神人”。
未来,人类将面临着三大问题:生物本身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断处理数据的过程;意识与智能的分离;拥有大数据积累的外部环境将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如何看待这三大问题,以及如何采取应对措施,将直接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
2.王坚《在线》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真正影响,是人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在线社会上了。
云、火、电、蒸汽机;互联网、云计算、数据、计算经济;腾讯、Facebook、谷歌、IBM、苹果、阿里巴巴……这就是王坚博士看到的被在线重构的商业世界,这还是他眼里即将到来的计算经济时代,这更是王坚任职阿里巴巴8年以来的智慧思考。
这不是一本书,而是你与阿里巴巴技术教父级人物长达十几个小时的面对面聊天。王坚手里拿的不是“三板斧”,而是“绣花针”,他所描绘的是阿里巴巴技术图景的万里长卷。
3.吴晓波《腾讯传:-》
从年开始创业到成为世界级互联网巨头,腾讯以即时通信工具起步,逐渐进入社交网络、互动娱乐、网络媒体、电子商务等领域,在超高速发展的同时亦饱受争议,在“3Q大战”的激烈冲突之后又进一步走向开放……
腾讯的发展路径,亦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成长的缩影。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互联网人在应用性迭代和对本国消费者的行为了解上,找到了自己的办法,并开始领跑全球。
读懂腾讯,读懂中国互联网。
4.乔·史塔威尔《亚洲教父》
主导东南亚商界的精明华人大亨创造了该地区的经济奇迹,对吗?错!事实上,上述经济增长和复苏都是由平凡的出口行业推动的,而非这些大亨。
史塔威尔得出结论:“教父们更多的是经济增长的受益者,而不是推动者。”《亚洲教父:香港、东南亚的金钱和权力》披露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的超级富豪们并不那么光彩的致富之道,详细阐释了包括印尼苏哈托家族、菲律宾马科斯家族在内的东南亚豪门巨族是如何在短短几十年间建立起了强大的商业帝国的。
正像作者所指出的,《亚洲教父:香港、东南亚的金钱和权力》不是为了“揭丑”,而是为了激发读者思考,从而探索一条使亚洲保持持久的平衡发展的道路。
5.马修·利伯曼《社交天性》
为什么有的人天生善于社交,而有的人总是充满障碍?为什么智商越高的人越难相处?心痛对人的伤害甚至超过头痛?比金钱更有效的激励员工的方式是什么?
针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如何理解他人的思想和行为、如何与他人合作,到如何帮助孩子高效学习、如何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社交天性》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解释和建议,为我们讲述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
这是一本兼具科学性和通俗性的读物,读者不仅可以从中了解研究者们如何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的神经基础,还可以借助本书的内容帮助自己更为有效地与他人沟通,从事社交活动,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进而获得更高的幸福感。
6.杜君立《现代的历程》
什么是古代?什么是现代?我们现在身处的这个世界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和祖先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那么,请跟随这本书,沿着机器和齿轮的轨迹,回到前世,回到古代,回到历史。
钟表、印刷机、纺织机、蒸汽机、计算机如同一座座里程碑,现代的历程就是传统终结的历史,就是人类一步步超越本能,超越自然,超越历史的历史。机器带给我们丰裕,也带给我们焦虑;一个被钢铁重构的世界,我们注定要失去栖居的诗意。金钱和财富筑成一部现代史,但人类文明的主旋律,依然是我们感受世界的心灵史。
7.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
互联网时代,大众市场不再一统天下,小众市场也可以呼风唤雨。
在《长尾理论》一书中,克里斯·安德森详细阐释了长尾的精华所在,指出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于传统需求曲线上那个代表“畅销商品”的头部,而是那条代表“冷门商品”的经常被人遗忘的长尾。
《长尾理论》是众多企业成功的不二法门,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企业可以借此开拓全新的运营模式,传统企业也需要积极变革以避免被颠覆。长尾理论将一直搅动商业势力的此消彼。唯有善于并充分利用长尾理论的人,才能赢得未来。
8.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思·韦伯的经典著作。在书中韦伯讨论了伴随欧洲宗教改革运动而出现的新教伦理及后者对现代资本主义的起源和整个西方理性化进程的影响。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提出了一个非常知名的论点:那就是清教徒的思想影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一般宗教的传统往往排斥世俗的事务,尤其是经济成就上的追求,但为什么这种观念没有发生在新教里发生呢?
现代所称的“工作伦理”这一词便是源自韦伯所讨论到的“新教徒伦理”。不过这一词不只用于新教徒的伦理,也能套用至日本人、犹太人和其他非基督徒身上。
9.巴里·埃森格林《镜厅》
当今国际学术界最活跃、最富影响力的著名经济学家之一巴里?埃森格林,一针见血地指出:失败的根源恰恰在于对大萧条的乐观解释。身为金融史权威学者,埃森格林强调,在雷曼兄弟破产之后,对于大萧条再现的恐惧影响了欧美的政策应对,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后果。
《镜厅:大萧条,大衰退,我们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研究了过去百年中发生了两次严重的金融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始于年的大衰退。为什么在我们认真反思了大萧条之后仍然没有预测到,更没有准备好应对年这场严重的危机呢?
埃森格林指出,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两次危机,下一场金融危机定会不期而至。
10.李淼《给孩子讲量子力学》
这是著名物理学家李淼写给孩子的量子力学普及读物。他将抽象难懂的量子力学巧妙化为日常可感的事物,更讲述了许多可爱的物理学家的故事,一下子拉近了物理与我们的距离,让我们饶有兴味地跟随他展开这场科学之旅。书中也配有妙趣丛生的插画,小读者们能更直观地看懂物理过程,也更真切地认识世界。
输入标题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
即可获取读书会细则及报名方式
这个春节
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召唤另外一个灵魂与自己对话吧
每一次赞赏,都是前行的鼓励
赞赏
人赞赏
鐧界櫆椋庣殑棰勯槻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殑鍖婚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