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有云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作为咱安徽的骄傲
不止是那悬崖上的迎客松吸引着全世界的眼光
还有徽派菜系在中国八大菜系中闪着奕奕光彩
而黄山正是徽派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饮食永远是最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标志
不然《舌尖上的中国》也不会如此吸引着吃货们了
那么来看看黄山究竟有哪些美味
上好的毛豆腐生有一层浓密纯净的白毛,上面均匀分布有一些黑色颗粒,这是孢子,也是毛豆腐成熟的标志。毛豆腐是安徽驰名中外的素食佳肴,一般叫黄山毛豆腐[1]或者徽州毛豆腐。顾名思义,系以徽州的歙县、屯溪、休宁、黟县、祁门(现今属黄山市)、婺源(现今属江西省)一带特产的毛豆腐(长有寸许白色茸毛)为主料,用油煎后,佐以葱、姜、糖、盐及肉清汤、酱油等烩烧而成。上桌时以辣椒酱佐食,鲜醇爽口,芳香诱人,并且有开胃作用,为徽州地区特殊风味菜。除此之外,简单地烤制或炸制后,做出的菜也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臭鳜鱼又称臭桂鱼、桶鲜鱼、桶鱼,腌鲜鱼,是一道汉族传统名菜,徽州菜的代表之一,在安徽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一带)所谓腌鲜,在徽州本地土话中有臭的意思。这“风味鳜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肉质鲜嫩、醇滑爽口,保持了鳜鱼的本味原汁。俗名臭鳜鱼。制法独特,食而得异香。
制作过程有讲究,是把新鲜鳜鱼用淡盐水腌渍在室温25℃左右的环境中,用木桶腌制最好,肚皮朝上摆放,用山间青石头或河卵石压住,时经六七天后,鱼体便发出似臭非臭气味。然后入油锅略煎,配以猪肉片、笋片,小火红烧至汤汁浓缩而成。厚入味,同时骨刺与鱼肉分离,肉成块状。
“徽州圆子”是正宗徽菜品种之一。起源于歙县,别称“细沙炸肉”,约在年前就己流传各地。
制作流程:①将熟猪肥膘肉、金桔、蜜枣、青梅分别切成绿豆大的丁,放在碗内,加入白糖(克)、糖桂花拌匀,做成比杏核稍大的核心。另将生猪肥膘肉剁成泥,放在碗内打入鸡蛋,加生粉拌匀,再放入炒米拌匀,用手搓散成湿炒米。
②用手蘸冷水洒在一部分湿炒米上(用一点,洒一点,拌一点,如洒水面积过大,会影响炒米粘度),取一份湿炒米,放入手掌上,搓成一个直径约5厘米的薄饼,包入一个馅心,用手搓团成圆子,放在碟里。
③烧热锅,下香油,烧至五、六成熟时,下圆子,炸成金黄色时捞出装碟。
④在炸圆子的同时另用一炒锅,放入适量水、白糖、青红丝,用小火煮滚,淋上香油,均匀地浇在炸好圆子上即可。(炒米:将糯米淘洗净,蒸成干饭晒干搓散,放在锅内,加上干净细沙炒至米粒膨胀,呈白色盛出筛去细沙即成,也可用粳米代替。)
徽州裹粽是安徽黄山地区民间传统小吃。米粽全国各地都有,但黄山地区的粽子却独具风味,在包法、形状、内容上都与众不同。值得一提的是灰汁粽,灰汁粽先用草木灰滤水拌糯米裹制而成,因碱性重,粘性强,吃起来特别可口绵软,又便于短期存放,所以深受食客青睐。
“徽州裹粽”大多是“枕头粽”。长大肥硕,两道捆索,四只角,形如枕头。其品种繁多,有肉粽、排骨粽、枣栗粽、豆沙粽、红豆粽等等。
屯溪醉蟹是安徽省汉族名菜,属沿江菜系,色青微黄,肉质鲜嫩,酒香浓郁,略有微甜。此菜系新安江畔的屯溪古镇紫云馆的一道传统的小食品。苏浙商贾争相传卖,现今小坛包装,则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此蟹是安徽屯溪地区的著名特产,已有多年的历史。屯溪醉蟹个体完整,色泽青中泛黄,肉质细嫩,味极鲜美,酒香浓郁,回味甘甜,为宴上珍品。密封好的醉蟹,可保存两个月而不变质。
五城茶干是四大茶干之首,是徽州的传统特产,据有证可靠的记载,始创于南宋末年理宗(赵与莒)时期。工艺成熟于元代,隆盛于清。古老相传,清乾隆游历江南,品尝到五城茶干时,特在茶干上印下无字印,誉为有口皆碑。
五城茶干,原产于黄山市休宁县五城镇。其位于率水河(新安江源头)岸边,自古是徽州重镇。五城茶干味咸耐嚼,水分极少,是佐茶佳品,也伴随曾辉煌一时的徽商声名远扬皖浙赣三省。
年间,五城茶干一直秉承百年规则,一选豆,二泡豆,三清洗,四磨浆,五滤浆,六煮浆,七点浆,八成型,九包扎,十压榨,而后杀坯,最后晾置。12道严格工序,传承多年的制作品质。
黄山烧饼又名皇印烧饼、救驾烧饼、蟹壳黄烧饼,是安徽省黄山市特色传统小吃。通常以面粉、肥肉、梅干菜、芝麻、盐、菜油为原材制作皮、馅,经泡面、揉面、搓酥、摘坯、制皮、包馅、收口、擀饼、刷饴、撒麻、烘烤等工序制成,烘烤在炉中进行,内燃木炭,将饼坯贴于炉的内壁,经烘烤、焖烘及将炉火退净后再焙烤,前后数小时而成。
刚出炉的黄山烧饼色泽金黄,吃起来酥脆爽口,油而不腻,令人回味无穷。
以上这几种
都是最具黄山特色的美食
不过对于现代人来说
不去黄山也是可以体会到黄山美食
臭鲑鱼、黄山烧饼、五城茶干等
在京东·安徽馆均有销售
让你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品尝家乡美味
猛戳阅读全文了解更多
安徽特产家乡滋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