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黄山

您现在的位置: 黄山_黄山地图 > 黄山市场 > 至诚至孝黄庭坚瑰琦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

至诚至孝黄庭坚瑰琦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

发布时间:2023-4-5 18:16:42   点击数:

#时光荏苒,初心不变#

初识黄庭坚,是初中时语文课堂上。当时,学习明末散文家魏学洢《核舟记》,语文教师介绍苏东坡同时,也顺带介绍的黄庭坚。在北宋文坛名士中,能与苏东坡齐名的黄庭坚就只有一个。当官成名后,仍然事亲至纯至孝,从古至今恐怕,也难找到几人与他相提并论。

南宋周辉撰《清波杂志校注》是这样评价他的“正郎初遇郊,止得荫子,不及他亲,法也。元祐中,黄鲁直应任子,特请于朝,舍子而先侄,后遂为例。东坡荐黄自代之词:‘瑰琦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今士夫当郊,该荫补而累奏其子者有之。”当中“鲁直”即是北宋大诗人、大书法家之一的黄庭坚的字,他自号为山谷道人,晚年自号为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后世人们称他为“黄山谷”。

黄庭坚为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修水)人,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黄庶庆历二年(公元年)进士,为官不得志,就刻意从事文词创作,做诗学习杜甫,有《伐檀集》流传于世。他的舅父李常也是一位诗人兼藏书家。他从小就熏习在这样浓厚的文化氛围当中。他自幼聪慧,5岁诵习《五经》,7岁时写了一首《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诗中流露出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令成年人也刮目相看。

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年),庭坚省试第一,之后参加第二年礼部考试,中的三甲进士。历任叶县尉、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等地方官职。仕途上,他的名气并不大,但在诗文、书法方面,成就却千古留名。

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年)下诏举荐四京学官,庭坚的文章被被列为优等,连任京师国子监教授。神宗元丰元年(公元年),他写了古诗二首,并寄信给当时任徐州太守的苏轼,表达仰慕之情。苏轼读了他的诗,大赞为“超绝尘,独立万物之表,驭风骑气,以为造物者游,非今世所有也”。庭坚诗名从此大震。从此,苏黄二人诗文唱和,相互推许,终身相重,世称苏黄。

黄庭坚现存在传世诗作有多首。他的诗“以俗为雅,以故为新”,喜欢用典故。有“无一字无出处”和“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的诗作理论。他的诗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硬涩的风格,还擅长作词,开创了“江西诗派”。他的书法擅于行书、草书。最初学习周越,后来取法颜真卿、怀素,深受杨凝式影响,尤其得力于《瘗(yì)鹤铭》,笔法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崛,自成书法风格,成为宋代“书法四家”之一。

黄庭坚一生为官沉浮荣辱,都与神宗年间的王安石变法有关。他对王的新法基本持否定态度,被划归为司马光、苏轼等人的保守党,然而他还是主张“宽猛相济”。王安石二度罢相之后,寄居在金陵(今南京)半山寺,庭坚抛开个人恩怨,前去看望这位半山老人,还从他的人品和才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赞赏。这种不因政见不同而客观待人,足见其人品高洁。

黄庭坚更让我们后人为之赞叹的还是他的至孝品行。他身居宦位,待奉母亲却竭尽亲为,如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便桶,不忘儿子应尽的职责。当时有人问他:你为什么非要自已这样做?他说,教敬父母是出自一个人对父母至诚感谢恩的天性,是做儿子的本分,又怎么会有地位高低与身份贵贱之别呢?这也正好应证了《孝经》中地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他的孝亲,能被元代郭居敬列入《二十四孝》,绝非偶然。

除此,他对待兄弟姊妹更是情同手足。他的兄弟黄叔达患有腿疾,他就对黄叔达一家关照有加,无微不至。哲宗元祐年间,适逢天子行郊祀大礼(古代天子夏天亲自到国都郊区祭祀天地及神灵)。朝延恩典,按《补荫法》规定,“郎中、带职员外郎,初遇郊,荫子若孙;再郊,及期亲;四遇郊,听荫大功以亲”。当时的正郎级官员,初遇郊礼大礼民,只能荫补自己的儿孙入仕。黄庭坚在秘书省兼史局,任集贤校理,可以为自己的儿子申报一个入仕的名额,但他特意向朝廷上书,舍儿子而先侄子,执意要将这个入仕名额让给兄弟黄叔达的儿子。连当时垂帘听政的高太后也为他的做法感慨万千。也难怪南宋平民周辉在《清波杂志校注》中说出:呜呼!哪像今朝(南宋)的那些士大夫,该荫补时,屡奏自己孩子、申报几个名额的,大有人在啊!这是他对南宋官场世情的鞭挞,更是对黄庭坚至诚人格的褒扬。

黄庭坚的力行孝悌,人品高洁,襟怀坦荡。真是无愧苏东坡向朝廷举荐奏表中所言“瑰琦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

伟哉,黄庭坚!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heshandao.com/hssc/1348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