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疫情的警报逐渐解除,大家的生活和工作逐渐回到了正轨,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背上行李,离开了黄山,踏上了全国的五湖四海。
父母总说去了外面没有依靠,朋友总说从零开始一切太难,自己也在被巨大的生活压力推着走,那,离开了黄山的你,后悔了吗?
屯溪广宇桥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
小城市有小城市的优
所以,那些离开黄山的人怎么样了?
有人想回来?有人还在坚持吗?
01贝西先生姓贾25岁长沙没什么特别的理由,离开黄山就是不想受父母管教。
我从小到大听爸爸妈妈的话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我打扫家里卫生他们问我为什么不去写作业,我写作业他们问我为什么不知道帮爸妈的忙,所以那个时候填报大学的时候,我想都没有想,填了一个湖南的小城,我终于可以离开家了。
毕业之际,我和绝大部分毕业生一样找到了一份工作,不算多高的薪酬但是也足够养活自己,一切从零开始,自己找房子自己打理生活的细碎点滴,刚开始的我觉得自由自在的小生活过得挺好的,再也没有唠叨和被别人困住的羁绊,就这样和新生活磨合了一年,但我发现有些东西和我预期的不一样了......
独自的生活确实自由,可是我偏偏是一个不爱独处的人,周围的同事都有自己的家庭或者生活,周末只能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再看看手机,除了工作群响起,就只有爸妈给我发的养生链接和问候:“天气降温了要多穿点啊”、“早上记得吃早饭”,还有“五一回家吗?”
该回去吗?不愿社交和孤独寂寞的心情相互矛盾、抵触,朋友们也纷纷劝我回去找一份类似的工作,那我这边积累的资源、人脉和各种东西怎么办?当然有时候也会想念从小吃到大的烧烤摊,妈妈的饭菜,爸爸偶尔的温情,但是我也始终在逃避。
至今,这种迷茫和纠结依然萦绕着我。
02小确幸27岁杭州我是个特别恋家的孩子,和爸妈感情一直就很好,我也喜欢黄山的安逸和宁静,但是就算风雨兼程,为了个人的发展和未来,我选择离开这个舒适圈。
大学在上海,工作在杭州,没错,都离黄山不远不近。对于在外打拼的生活我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准备,并没有到不做出什么惊人成绩不罢休的程度,但也想看看自己的上限在哪里,哪里可以突破。
确实,在外的工作已经足够让我焦头烂额,还要自己打理生活上和人情世故的各种琐碎,每天晚上九十点钟挤上拥挤的地铁车厢,我总是忍不住打开和爸妈的聊天对话框,在屏幕上敲敲打打又全部删除,该和爸妈说吗?
说了,但也没有说全。他们知道的是我工作还算稳定,室友人都很和善,每天有好好吃饭。不知道的是这份工作我并不喜欢,日积月累的长坐让我的腰出现了问题。
有时候看到闺蜜在黄山买了车也付了蝶尚雅居的首付,按照他们长辈的意思就是,人生已经步入了正轨。回想我一个月社交聚会花费就要那么多,她周末和同事朋友聚个餐,人均块钱不到就能吃个饱,这样的落差,不说羡慕是假的。
蝶尚雅居当然在这里,确实带给了我很多,这里有来自天南海北的人,有各色各样的追求,我看到了人生不止一种活法,这里的点点滴滴总是带给我层出不穷的惊喜,这样的环境不断倒推着我成长和进步,就算生活窘迫苦涩,好在我的房间总有光照进来的,很疲惫的时候耳机里也能刚好转到喜欢的音乐,洗个热水澡,刚收回的衣服有阳光的味道,明天总还有希望,当然我并不确定还能走多久,也许哪一天我也会收拾好行囊回到黄山。
小城市有它的安逸舒适,但是也有家长里短的人情世故,大城市的夜夜笙歌、红灯酒绿让人心神向往,可是你是否真的能扛过日复一日的兢兢业业?所以不管是大城市的自扫门前雪,还是小城市的悠然自得,都取决于自己的内向所想,选择自己的想要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
屯溪孙王阁年
福州→黄山
现在最想要的:赚更多的钱
高考从福州考到黄山学院学画画,刚开始各方面都很不习惯。因为徽菜味道比较重,我一年都没好好吃饭,后来慢慢习惯以后,接触到黄山的新安画派、徽州的文化以后,慢慢爱上这个城市,爱上这个城市的人。
来黄山10年,毕业四年,已经在黄山买房。现在在做设计,换过很多工作,但一直保持初心,不回福州大概就是因为每次回去我妈烧的菜我已经不习惯了,变胖的我已经挤不上早班的公交了吧。徽州的小而美让我发现这个城市的特别,我想留在这里,留在这里看山山水水,继续创作,继续画画,继续生活。
留下来是我的宿命,大概我的灵魂里适合这里
维先生年
广州→黄山
现在最想要的:公司能成为中国文化旅游营销策划引领者
乡愁是每个在外漂泊年轻人的共鸣。在广州南方航空8年的工作经历,让我对未来有些彷徨,因为梦想和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我决定辞职回到黄山创业,带着老婆和半岁的孩子,重回这片养育我的土地。
现在我已经创业8年,在一次次剖析和否定中,公司也逐步上了轨道。这时候我在回过头看原来的同事,8年来除了年龄的增长好像看到的更多是一成不变,我突然有些感慨,跳出了自己的舒适圈,感受着自己的成长,实现了最初梦想的绽放。看着公司规模一天天变大,感觉路在自己脚下,那些压力大到整夜整夜睡不着的夜好像都不算什么了。感谢家人这些年对我的支持,而我也会继续在黄山这片土地奋斗,直到我们都老去。
最难得的不是我现阶段的成就,而是当时头也不回的勇气。
叶先生年
上海→黄山
现在最想要的:稳定的年假
回到黄山是18岁的我对未来的预想里不包含的部分。因为学业和工作的原因,走过了很多城市:长白山的雪,东极岛的风,泰山的日出,三亚的海,北京的鸟巢、厦门的街……以为就这样可以和世界保持新鲜的接触,后来,被三十而立这种世俗彻底秒杀。
嗯嗯~~到机场了~~嗯嗯~~登机了~~嗯嗯~~到黄山了~~嗯嗯(几个月之后)~~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
落差肯定是有的,城市环境、工作状态、生活质量……等适应了应该就好了吧。在小城市找准定位貌似要比一线城市艰难一些,那段在一线城市奋斗的经历应该也算是一种余生的圆满吧。
瑭花花卢思浩在《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里说
没有人逼你每天背单词背到头痛
逼你为了一张申请表跑东跑西
逼你离开家乡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可是,你还是义无反顾地这么做了
因为不甘心,想要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
我们想要了解更大的世界
但心里,始终放着我们的故乡
因为我们知道
故乡那是一个能让我们的心灵
可以随时停靠的港湾
今日话题你是在外打拼的黄山人吗?你一直生活在黄山吗?你觉得是大城市好还是小城市好?
---THEEND---
SHMILY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