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黄山

您现在的位置: 黄山_黄山地图 > 黄山地图 > 黄山市第一批新时代美德少年候选人来了一

黄山市第一批新时代美德少年候选人来了一

发布时间:2020-3-8 12:31:18   点击数:

我们的少年朋友们

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而我们的责任则是要引导他们

向上向善、孝老爱亲

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在积极良好的环境下

我们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少年

他们成为

黄山市第一批新时代好少年候选人

一起来看看他们的风采吧

1.方芷欣,女,汉族,年5月生,屯溪一中高二(16)班学生。母亲是一名高级英语教师,从小耳濡目染,方芷欣对英语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与热情,从6岁开始时每天早上坚持听20分钟英语磁带,8岁开始读优秀英文小说原著,锻炼口语。四年级参加“清华一条龙”英语讲故事比赛,荣获全省特等奖;年获全国创新英语大赛一等奖总决赛全国百强,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省特等奖、全国三等奖,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省一等奖。她用自己特有的气质感染、带动着身边一群钻研学习的小伙伴,徜徉于书海的乐趣与追求梦想的不竭动力鼓舞着全班学生。年,当选“全国最美中学生”。

2.韩润喆,女,汉族,年10生,屯溪五中九(八)班学生。她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挑战自我。一天放学路上,看见一位残疾人老爷爷电动轮椅被卡路崖,在三个小伙伴的帮助下才顺利通过。她暗下决心要发明一种能上阶梯的无障碍轮椅,让残疾人出行更加便捷。那年暑假,她开始着手实施,画了一张又一张设计图纸,每天往市场跑购买零件,买不到的零件就动手制作。经历多次失败,最终发明了无障碍轮椅,获得校科技创新项目一等奖,荣获市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她多次获得学校“四好少年”、“十佳美德少年”和“进步标兵”等称号。

3.朱正清,男,汉族,年4月生,黄山市实验小学四(2)班学生。年开始跟随他的爸爸坚持参加黄山市爱心公益协会组织的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三年来参加“福利院爱心敬老”、“弯腰一秒,拾起文明”、“爱心果园”植树等志愿活动超过30场次。并且主动捐出自己的零花钱参与志愿活动!他决心终身坚持参加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做一名像雷锋一样的人,奉献他人,提升自己。年4月获得“校十佳美德少年”称号,年1月荣获校“十佳新时代好少年”称号。

4.王正雯,女,回族,年2月出生,屯溪区荷花池小学五(1)班学生。成为世界游泳冠军是她从小的理想,自8岁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努力训练。10岁时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成为黄山年龄最小的国家二级运动员。年10月,在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联赛游泳比赛中,她奋勇拼搏,取得了女子小学组50米蛙泳第三名、米蛙泳第四名、50米仰泳第七名、4*50米自由泳接力赛第六名、4*50米混合泳接力赛第八名和男女小学组4*50米自由泳接力赛第七名的好成绩。年2月,在安徽省青少年游泳冠军赛中,取得女子11岁组蛙泳全能第一名(其中50米蛙泳、米蛙泳分别取得第一名)、米蛙泳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这仅仅是她游泳生涯中新的起点,她将朝着自己的理想继续前行,直到实现目标。

5.汪琳玮,女,汉族,1年12月生,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二(3)学生。7岁时她被摄影师拍摄的黄山美景深深吸引,从此爱上摄影,立志长大后成为摄影师,用相机记录黄山的美,向世人展示黄山的迷人风采。她利用假期,冒着严寒酷暑,独自背着相机,行走在黄山的各个角落,攀爬在黄山的险峰峭石之间,匍匐在迎客松的脚下,只为更好地展示黄山不同的风姿。年,加入学校摄影社团,在她的影响下,摄影社团队伍由原来的几人逐渐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人。她利用摄影特长,带领社团成员用镜头记录下学校活动的精彩瞬间;她的摄影作品《美丽的家乡》系列被选做学校的校园展板,其他作品也多次在学校摄影比赛中获奖。荣获“优秀青年志愿者”、“美德少年”称号。

6.毕承宇,男,汉族,6年10月生,屯溪长干小学六年级学生。他在课余时间,经常帮助同学解答难题,主动、耐心帮助学习落后的同学。他发挥软笔书法特长,从年开始,连续四年他积极报名参加屯溪区少年宫组织的“义写春联、剪纸送福”大型公益活动。他还经常利用暑期和小伙伴一起到敬老院关爱孤寡老人,每次都用平时攒的零花钱购买水果和蛋糕等慰问品,为老人们表演文艺节目,并帮助老人们整理内务,打扫卫生。他还积极提议,让家人、同学一起为灾区捐款、捐物,曾被学校评为“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7.施雯,女,汉族,7年7月生,屯溪江南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从四年级开始,她就热衷于新安江生态保护,经常积极主动参加各种生态环保志愿活动并提出环保建议。她主动写信发送到“县长信箱”反映河道垃圾污染情况。在撰写假期实践作业《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调查报告》中,施雯详细阐述了自己对于新安江水质保护的看法和担忧,并提出新安江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每次周末休息时间回到歙县老家,她都积极参与河道清理志愿服务活动。她还注意到乡亲们只是清理了村庄范围内河道两侧的垃圾,对河道上游垃圾没有安排足够的人手,一旦下雨涨水,上游没有清理干净的垃圾依然会被冲到河道里。于是她拉着家人,拿着小钳子,沿着河道上游两侧拾取垃圾。当她把清理出的几麻袋的垃圾拿到垃圾站倾倒的时候,乡亲们看到了,都对她竖起大拇指,发出了“啧啧”称赞,都夸她是“环保小卫士”。

8.杨安安,女,汉族,6年9月生,屯溪大位小学六年级学生。杨安安从小自立,3岁时,就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8岁时,妈妈生下了弟弟,爸爸常年在外上班,杨安安不忍心妈妈每天做很多家务活,主动承担起拖地、洗碗、洗菜择菜、整理房间、烧饭等家务,样样能干,样样出色。四年级时,妈妈因为感冒发烧得厉害,高达39.8度。妈妈身体瘫软,没有力气,杨安安担起了照顾妈妈和弟弟的任务。早上提前一小时起床,准备早餐,给弟弟穿衣洗漱,喂弟弟吃完后,自己匆匆忙忙扒几口饭后接着送弟弟上幼儿园,最后赶到学校上学。放学了,杨安安又往幼儿园冲,接弟弟回家。不仅如此,还包揽了做晚饭的活,所幸她早会做菜。晚上,她还给弟弟洗漱,哄弟弟睡觉直至睡着,夜深了才开始自己的学习。如此坚持了两天,妈妈的病也渐渐好了,妈妈为有这样乖巧懂事的女儿深感欣慰,感谢并表扬了她。

9.邵宇哲,男,汉族,年4月生,黄山区甘棠小学班的学生。良好的家风家训,老师的悉心教育,让他从小就具有爱心,从6岁开始,就成为一名小小志愿者,每个周末他都参与文明创建活动,上街清除牛皮癣,进行文明劝导,帮助发放传单,节假日经常组织同学们开展爱心义卖、小小环卫工、免费上门送春联、为敬老院老人表演节目、助残日优秀事迹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每月和妈妈一起看望瘫痪在床智障的贫困户邵跃进,用自己的零花钱给老人买吃的,讲故事给老人听,用轮椅推着邵爷爷出门呼吸新鲜空气,是邵爷爷的“开心果”。他连续几年被评为校级美德少年、新时代好少年。“我自信、我阳光、我奉献”,我们相信这句话一定能陪伴这位阳光少年一路健康快乐的成长。

10.徐婉钰,女,汉族,7年1月生,黄山区甘棠中心学校六年级学生。因父母外出打工,她从小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目睹奶奶的辛劳,特别乖巧懂事。年的8月,奶奶意外摔倒后昏迷不醒,在病床上躺了三个月,医院照顾奶奶,周医院,一边学习一边承担起护理奶奶的重任,给奶奶洗头、洗脚、剪指甲、按摩……有一次冒着大雨跑步给奶奶送饭,一不小心绊倒了,衣服湿透,多处摔破,但她紧紧将饭盒护在怀里,没让饭菜撒落一点,同病房的病友纷纷夸奖:多孝顺的孩子啊!三个月后,奶奶出院了,但依然不能下床活动,为了不让奶奶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退化,她坚持每天都给奶奶翻身、擦拭身体,按摩下半身,甚至连奶奶的大小便都不嫌弃。为了唤醒奶奶的记忆,她每天晚上陪奶奶聊天、讲故事、说笑话……。年她被评为“黄山区新时代好少年”。

11.张浙进,男,汉族,年9月生,歙县齐武学校三年级学生。他5岁时,父母离异,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他与年近古稀的爷爷奶奶相依相伴,格外孝顺懂事。年7月,他的奶奶查出患有直肠癌,因为害怕失去奶奶,多个晚上他都陪护在奶奶身边,不愿离开。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他学会了洗衣服、做饭等各种家务活;他跟着爷爷学煎药,为生病在床的奶奶喂药、喂食物;放学回家,当别的孩子快乐地玩耍时,他已经开始忙着做饭、喂猪,爷爷干完农活回到家,他就给爷爷烧水洗脚,假期还和爷爷一起上山干农活。他朴实善良,虽然家庭贫困,却愿意把贫困生补助让给其他同学;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军人,他说“当军人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勇敢、坚强,可以保护家人,保卫国家”。

12.陈梓溪,女,汉族,年2月生,歙县行知小学五年级学生。她8岁时充当徽州“小宣传员”,每次外出旅游,她都会向新认识的朋友介绍徽州美景特产。她爱护家乡名胜古迹,曾多次在假期自发组织同学到徽州古城景区捡垃圾,清除乱涂乱画痕迹。去年,她参加“全国文明城市”小小志愿者活动,和妈妈一起在大北街劝导电瓶车文明骑行。她加入学校文化小组,走进徽墨厂、徽州府衙,徽州博物馆等文化圣地,提前查找资料了解相关知识,多次充当同学们的解说员。她用稚嫩的笔触记录着徽州的景和情,她的《徽墨厂参观记》被刊登在《黄山日报》和读书网站上,获得“中陶会”秘书长的好评;《目连戏里感母恩》描写出徽州春节的民俗,《许国石坊》展现了牌坊的建筑特点,她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徽文化传播小使者。

13.石灿,男,汉族,5年1月生,歙县桂林中心学校班学生。在父母良好的家教熏陶下,他十分热心公益,在得知某同学患脑瘤后,他立即拿出自己存的91元零花钱,全部捐给同学,类似的捐赠有5次。他也曾在“水滴筹”上捐款3次,累计捐出零花钱几百元。在爸爸的带领下,参加植树节增绿活动,担任年马拉松志愿者,曾连续两年在“问政山贡笋节”帮忙分发资料,为游客指路,捡拾垃圾;跟着妈妈参加黄山微公益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守护地球,守护新安江”活动,活动中,他不怕脏、不怕累的积极表现,赢得了大家的赞许。假期他还常参与社区的环境整治活动,为文明城市创建出一份力。

14.孙凡雅,女,汉族,5年6月出生,休宁海阳中学八(9)班学生。她乖巧懂事,尊老爱亲,刻苦学习,热心公益。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以及家里每个长辈的生日,她都悄悄的记在心里,提前用心画上一幅画作为礼物,待节日来临时送给亲人。一声简单的招呼,一张暖心的水彩画,让家里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她各科均衡发展,考试成绩综合排名在班上、年级里一直名列前茅。她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热心公益,积极参加大爱休宁组织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参加志愿服务达30余次。年她荣获休宁县第三届“十佳美德少年”和黄山市第四届“美德少年”的称号。

15.胡远,男,汉族,6年六月生;谢凯锋,男,汉族,年3月生;王昊,男,汉族,6年5月生,三人均为休宁县鹤城初中七年级学生。班上同学王圣涛自幼因小儿麻痹,腿脚落下残疾,必须借助支持物才能勉强行走,学习、生活面临诸多困难。年9月开学,胡远、谢凯锋和王昊三人便自发组成了“爱心小组”,照顾王圣涛在学校的生活、学习以及需要帮助的事项。生活方面,在王圣涛在校行动时提供帮助,中餐时,为王圣涛打饭、打菜,收拾碗筷等。学习方面,和王圣涛组成学习小组,在知识学习、作业辅导、疑难解答等多方面提供帮助,共同提高。思想方面,和王圣涛一起玩,交流,相互学习,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另外,注重培养王圣涛的自立能力和锻炼他腿部肌肉。五年来,不论是炎炎夏日或是寒冬腊月,“爱心小组”帮助始终不曾停歇。当问他们为什么帮助王圣涛时,他们都说:“许多事情,他一个人不能独立完成,我们不帮助,他就无法在学校学习了,看见他在校开心的学习,我们也很开心”。

16.许海涛,男,汉族,7年4月出生,黄山新教育学校六(二)班学生。他个性活泼开朗,酷爱科技,平日里总喜欢制作一些小玩意。有时,为了做出一件满意的小作品,他连续几天不停的试验,饿了就吃一片面包。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成功设计制作出了很多实用小作品,并在大赛中多次获奖,被同学们称为“科技小达人”。年,他发明的《下水井盖移位警示灯》荣获市创造发明大赛一等奖;年,他的作品《可自动开关的电蚊香》获市创造发明大赛中三等奖。在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他创作《地下停车场寻车指示器》再次喜获年省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一等奖,并被推荐至国赛。当问及今后有什么理想,海涛说:“我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更多的知识,这样才能制作出更多有用的小发明。也希望我的发明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

17.刘盈暄,女,汉族,3年9月生,黟县中学高一四班学生。为人诚实守信。在年春节期间,一位来自江西婺源客人在她自家开的商店买过东西后忘记把钱包拿走了,一时间无法联系到钱包主人,于是她主动打电话给当地派出所,民警来了她家店后,打开客人的钱包,里面有现金几千元、银行卡若干张,还有一部手机,后民警通过景区广播联系到了失主,失主拿到钱包后十分感动,想给她元现金作为感谢费,可她婉言谢绝,说这是她应该做的。在她家店里,经常有人遗失东西,她曾多次拾到贵重物品并第一时间交还失主,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8.陈颖,女,汉族,6年10月出生,祁门县历口中心学校六年级学生。她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聋哑人,但她从小乐观向上,自立自强。因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她是由外公外婆带大,学校离家有二十多里路程,路滑道远,年迈的外公接送,风雨无阻,陈颖知恩图报,帮家人整理家务,尽自己所能减轻长辈的负担。外婆有严重的颈椎病,她常常给外婆端水买药,为她按摩放松。她还时常作为“小雷锋志愿者”到历口镇敬老院看望老人们,帮帮老人们叠叠被子,打扫房间,被老人们称为开心果和爱心小天使。

来源:黄山文明网

编辑:卢旭生

审核:汪海燕

                







































白癜风早期有哪些症状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哪家便宜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heshandao.com/hsdt/837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