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罐茶运营总部基地项目的正式落户,目前黄山经开区茶叶及相关制品生产企业达13家,预计年营业收入近10亿元,年税收数以千万计,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包含生产、包装、仓储、物流、销售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茶产业已逐渐成为经开区特色支柱产业之一,成为黄山市茶产业的一支生力军。
近年来,经开区市场监管部门按照管委会和市工商局的部署,树立“守土有责、发展有责”的思路,充分发挥职能,从发展茶叶主体、培育茶叶品牌、强化市场监管等方面下功夫,全力服务茶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引导大众创业,发展茶叶经营主体积极宣传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开通茶企证照办理快速通道,提供申请、受理、审批一站式服务,重点宣传小微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相关扶持政策,激发民众创业热情。截至目前,经开区共有茶叶生产经营主体近百户,类型不仅有内资企业、私营企业,而且还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户,许多网络经营者也应运而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跟踪服务办理许可,助推企业市场拓展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茶叶生产企业,针对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加工环境、质量检验、制度完善等情况进行现场指导,提出整改意见,并就《食品安全法》、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茶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等法律法规,为企业作了详细的讲解和宣传,全程跟踪指导服务企业申办“食品生产许可证”。目前,经开区茶叶经营主体已有11户企业获得茶叶生产许可证。
强化品牌培育,打造茶叶优质品牌茶产业一直是黄山的特色优势产业,在这个良好大环境下,市场监管部门更加注重宣传推介,利用政府平台积极推广优秀品牌,开设品牌宣传专栏,组织多种形式的品牌专项宣传活动。经常深入企业走访,努力营造争创品牌氛围、提高品牌意识、推广品牌案例,全面提升品牌设计、策划、传播、营销、服务能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强化市场监管,规范茶叶市场秩序结合年报制度,清理茶叶市场经营主体,同时对新办茶叶经营主体建立台账,加强监管,严厉查处无证照经营、新茶掺陈、以次充好、假冒注册商标等扰乱茶叶市场秩序行为。引导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严禁在经营中夸大宣传、陈茶充新、缺斤少两。督促经营者按有关规定建立购销台账和落实索票索证制度,严把茶叶进货关,严格规范散装茶叶存储条件,确保茶叶质量。
““十三五”时期,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茶产业面临着更加宝贵的机遇和广阔的前景。下一步,经开区市场监管部门将认真贯彻有关会议精神,完善标准体系,狠抓质量安全,提升品牌影响,树立起好山好水出好茶的良好形象,推动茶叶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查滔朱豪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