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在此汇合而得名。自秦朝设置合肥县,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素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而著称。不要看现在的合肥已经越来越现代化啦,曾经的合肥也是充满了人文情怀,历史余韵喔~今天,小薇就带大家看一组记录合肥发展的老照片,让我们一起寻找关于合肥的美好记忆~
①
▲
40-50年代
65年前包公祠正门牌坊虽然没有如今的华丽,但却如同包拯的正直一样屹立在这片土地上。旁边的茅草房子和一辆美式吉普车深刻的反应了年的合肥原貌。
解放前,位于小东门河沿的合肥老电厂。在老合肥的眼里那曾经是合肥的一个发展标志。在拍摄者的记忆里那是爷爷辈经常谈论的一段历史。
看到如今淮河路的繁华,也许我们根本就想象不到原来在解放前,合肥淮河路是散落的低矮平房,泥泞的乡间小路,而九狮河,仅仅是一条破破的龙须沟。
年的合肥城市中心,四牌楼亦名魁楼、魁星楼,听其名,可见昔日风光。63年前的合肥繁华中心原来是这样的一番场景。
年解放初期,中国人名渴望和平的永驻。合肥人民也在劳动节的那天打出"保卫世界和平"的标语牌游行。朴实的劳动人民很珍惜这一份安宁。
过去的逍遥津曾经是达官贵人的私家花园,包河也曾是包拯家的私产。老合肥的记忆里,五六十年代去逍遥津划船就是一件很大的乐趣。背面依稀可见的老合肥城墙透露着解放初期的合肥城市面貌。
年,团总支委员、学生会执行合影在合肥第五中学门口拍摄,照片为合肥五中最老的门楼,目前很有纪念价值。(原合肥五中名叫合肥第三初级中学,在现在合肥三里街附近,重新建设合肥五中搬迁到铜陵北路)。
年,北门大桥,原桥于年疏通南淝河时拆除,左首的木桥在年拆除后原址修建阜阳路桥。该桥是当时标志性建筑,那个年代水泥桥很少,都保留着一些很窄的木头桥,北门大桥修建于解放初期,存在了20多年,是合肥北大门交通枢纽。
50年代,水厂桥码头(今之屯溪路桥,因自来水厂在附近,故大家都叫水厂桥)那时是经营黃沙石子为主,来往船只往来都环着黄沙石子,有进有出,陆路。上大卡车装御运往各地,十分繁忙,现今桥大了,附近建起大批髙楼,呈现出另一派风景。
年安徽电影制片厂,曾今的安徽电影厂所有工作都在这些茅草内完成。现在已经变成34层建筑,在人大东边文化厅宿舍附近,该女子所站地点就为现在的屯溪路。该厂曾经拍摄了《风雪大别山》和一些安徽记录片。目前划给安徽广播电视集团。
年江淮大剧院(该照片当年南京越剧团来合肥公演照片,江淮大剧院为当时合肥唯一剧场,经常有一些外地演出单位到这里演出,观看演出也成为当时最火爆的娱乐活动)。
②
▲
60-70年代
年董铺水库(当时董铺水库为合肥水源保护地,其优美的风景也吸引了当时众多摄影爱好者来此地拍摄风景照片)。
元旦合肥砂轮厂(原址:繁昌路上,现矿机厂对面。工厂仍在,有部分设备,已停产。但是在60年代,邓小平、朱德、彭德怀等国家领导人都参观过)先进生产者合影。
年,从巢湖开到合肥的小客轮在合肥港到站下客的场景,该港在矿机厂南淝河对岸,是合肥当时较大的上下客港口,承担了当时合肥到庐江、三河、巢县的客运的客人运输和日用品运输,随着铁路和公路的发达,港口渐渐淡出历史舞台)。
年,合肥四牌楼闹市区的输电杆线(合肥百货大楼是当时合肥成立的一个最大的日用百货公司,这也是合肥百大集团的前身)。
年,合肥淮河路桥头的街景。
合肥逍遥津动物园熊山内游人喂熊。60年代,合肥逍遥津是合肥最有名的景点,所有来肥的外地人都会来此游玩合影,作为合肥最有名景点,逍遥津公园内还特意设置了动物园,年逍遥津公园内的动物园已经搬至合肥大蜀山野生动物园内。
年,合肥杏花村公社萝卜丰收(三年自然灾害刚过,农业生产恢复。现在位于省财政厅和杏花公园一片都属于当时合肥市西市区庙街街道杏花村公社范畴,而杏花村公社是合肥市的蔬菜供应基地)。
安徽省暨合肥市十万人庆祝国庆19周年图为省体的主席台。
年,5岁的李锋和第一辆江淮汽车合影。这辆车是江淮汽车厂的第一辆"江淮牌"载重2.5吨的汽车。
年,在合肥市体育场(阜南路)举办的第一届幼儿运动会上,表演刺刀杀敌的小朋友,主要模仿《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的形象。当时的合肥市体育场为露天的广场,还有一个游泳池,前身为清朝末年的校场。
年,合肥三孝口红旗饭店前,合肥民兵高炮团的训练车辆经过。年,红旗饭店前身红旗旅社拔地而起。年,红旗旅社原址重建,并更名为红旗饭店,70年代辉煌一时。年,合肥大建设中长江中路的改造,红旗饭店被拆除。
年在合肥百货大楼楼顶远眺市政府、淮河路第二小学、江淮大戏院。
年,鸟瞰四牌楼、长江路。长江路和徽州路交口处非常显著的四处建筑分别为百货大楼、供电局、轻工机械大厦、新华书店。
航拍合肥矿机厂大通路今一环路一带(矿机厂仍在。现地址在繁昌路上)。
年,从印刷厂开出的运送毛主席著作的车队行进在阜阳路桥上,所有书籍将运往到新华书店。该印刷厂是当时安徽省最大的安徽省新华印刷厂,位于现在的白水坝附近。
年4月,合肥22中教师在合肥蜀山公社毛主席视察纪念馆门前留影。年10月27日,毛主席视察合肥。蜀山公社是毛主席在安徽视察过仅有的3个公社之一。为纪念这一历史时刻,年12月26日,合肥蜀山公社毛主席视察纪念馆落成。
年,巢湖忠庙岸边远望姥山帆影。年8月,巢湖市被一拆为三,并入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
上世纪70年代末,市民在波光粼粼的逍遥津湖面划船。逍遥津公园是当时合肥人最常去的游乐休闲场所。划船、坐跷跷板、滑滑梯等游乐设施给市民、孩子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年,在长江小吃部伙房配菜的知青,那熟练的劲儿多像一对老手。长江小吃部是长江饭店的门市部,为了解决知青就业问题接纳了不少知青就业。
③
▲
80-90年代
年拍摄的李鸿章享堂里慈禧太后所赐植广玉兰。这株广玉兰是李鸿章去世后,慈禧太后赏赐的,位于合裕路大兴集附近(现今的马钢合肥公司处)年因为树龄太长枯萎。
年,蜀山脚下隶属于永新公社的奶牛厂,后并入白帝牛奶公司。当时的大蜀山周围是一片牧场和农田,较为荒凉,与现在高楼林立的高新区天差地别。
年,合肥徽州路口的大钟楼,这是当时合肥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合肥第一座钟楼。如今,这座钟楼依然屹立在此,准时为市民报时。
年,合肥市"红五月百花文艺汇演"在市文化宫灯光球场举行,"黄山合唱团"担任了首场的专场演出,并在我省首演也是唯一的一次演唱了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市文工团和黄山合唱团乐队联合伴奏。获一面集体演出奖旗。
年,合肥市发大水,医院院内水深一米多,这是院长顾芝贤带领医护人员抢险照片。
年,旧城改造初期的合肥老城区百花井一带建设工地。80年代初,时任市长张大为力推旧城改造。继城隍庙成功改造后,改造范围扩大到一环以内,吸引全国各地的城市代表前来参观学习。
年,照片展示的是年落成投入使用的明光路合肥汽车站客运大厅候车室。这是当时合肥最大的交通枢纽。候车室的壁画疯过也是仿照当时北京机场的艺术风格。体现了当时改革开放的春风。
80年代,逍遥津大象鼻子滑滑梯,承载了许多80后合肥人幼时的快乐记忆!
年,合肥钢铁公司的厂区里,这种老式内燃机火车用来运送炼钢物料。合肥钢铁公司是年建成的,其前身是合肥第一轧钢厂,是当时合肥最大的工业企业。
年合肥四牌楼人行天桥建成。这是合肥市第一座人行天桥,年因长江路拓宽被拆除。
年,改革开放初期的合肥市政府广场的停车场。那时全市最好的车均云集于此。您能在照片中,找出多少名车?
建设中的合肥寿春路桥。寿春路桥于年4月开工,12月竣工验收。当时它的规模在全国同类桥中宽度最大,跨度第三。
年,合肥市重建包公墓。因文革中包公墓被毁,世界船王包玉刚夫妇为包公遗骨迁安远道赶来。
九十年代初,第二次改造后的合肥长江路。
年7月,摄于逍遥津迎宾门前。那时候,每年暑假逍遥津都会举办一个荷花展,这道迎宾门是特意为荷花展而设置的。
年,照片展示的是当时二十埠村旧照,现位于经开区--丹霞路与金寨路交口附近。如今,这块地已成为江淮汽车的厂房。
年,《昔日"宋斗湾"》之一,这是合裕路附近合肥有名的"龙须沟"。路过这里的人"晴天一身灰,雨天全身泥。车在水中游,人从垃圾过"。此环境之恶劣为当时合肥之最!
年8月,五里墩立交桥建设者--中铁四局职工人在合肥市首座立交桥工地,冒着高温,人拉肩扛使钢筋笼就位。
年,明光路老火车站,当时的老火车站只有一个候车室人满为患,所以候车的人们就只能聚集在站前的小广场上。如今的合肥火车站已经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了。
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了。全国各地有有着不同的庆祝方式。合肥也举行了"迎香港回归"万人接力跑活动。
年合肥火车站,这张合肥火车站全景照片,如今的合肥站规模更大也更加壮观了。该火车站于年6月开工,年4月1日,合肥新客站通车运营,主站房呈金字塔式设计。现在的合肥火车站是年重新改造后的新造型。
年元旦,乐普生夜景照。那时候的乐普生是丰富广大市民业余生活的重要场所。
年,合肥火车站。该火车站于年6月开工,年4月1日,合肥新客站通车运营,主站房呈金字塔式设计。现在的合肥火车站是年重新改造后的新造型。
年,面向芜湖路方向拍摄的合肥雪景。如今的合肥,似乎很难再觅雪之踪影。
年11月,为改造合肥市府广场,广场前的平房正在拆迁。看着如今的市府广场,是否很难想象照片中当时残垣断壁的景象?
③
▲
现在的合肥
看过几十年前的合肥之后,再来看看现在的合肥是不是感触更大了呢~
现在的合肥有天鹅湖,湿地公园,大蜀山,等等美丽的好地方喔~合肥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小薇就想问你们一句:
想不想去?!想不想去?!想不想去?!
来源:综合网络
整天嘘寒问暖,不如打笔巨款!
您点一个,就值5毛钱!
5毛也是爱,
帮小薇涨工资!
—end—
·指尖合肥·
今日趣问
一只兔子掉进一个箱子,出来的时候变成了一只鸭子
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加我猜答案
???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最好白癜风的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