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黄山

您现在的位置: 黄山_黄山地图 > 黄山天气 > 作为徽文化的发祥地

作为徽文化的发祥地

发布时间:2016-3-11 3:53:08   点击数:
这里集图书馆、博物馆、城市展览馆于一体,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阵地、主窗口,也是传播文化艺术、开展文化交流、传承人文精神的重要场所

位于黄山经济开发区的徽文化产业园,不仅汇集了以徽州四雕、文房四宝等为代表的皖南传统艺术、工艺品生产企业,还吸引了蓝猫动漫等数字传媒、影视动漫、设计创意等文化创意企业落户,带动了甲骨文、易安信等著名跨国企业的实训基地、教育培训中心签约落地据徽文化产业园负责人介绍,该园区已完成投资3.8亿元,入园企业25家,投产企业16家去年产业园实现销售收入3亿多元,同比增长145%,税收同比增长翻了一番

2014年全市共完成投资9.8亿元,提升整治古村落40个,修缮古建筑151幢,打造新型业态150处对全部空间形态4类116处、建筑单体12类3358个古建中国黄山论坛网筑分布、现状等开展实地调查摸底,建立数据库,编制了《徽州古建筑保护名录》面向全国公开征集徽州古建筑保护工程标识(logo),对全部徽州古建筑开展挂牌保护和二维码标注工作实施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徽派古建筑聚落保护利用和传承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及呈坎文物维修样板工程徽州区呈坎村、歙县许村入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去年全市新增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个、中国传统村落25个,目前累计已分别达17个、68个,居全省第一

在强力推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全市各地以“六个一批”为主要抓手,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工程市有关部门与黄山学院、市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职业教育安徽黄山15天气预报人才培养与民族文化传承对接各地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开设工作室等方式,动静结合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徽剧、轩辕车会、抛绣球、傩舞、目连戏等一批非遗民俗展演走进景区景点,“活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府衙推出历史情景剧《三戒碑》,受到游客欢迎竹艺轩作为全省唯一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人才培养项目获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人才培养资助,徽州三雕、徽笔制作技艺、西园喉科、徽州祠祭等4个项目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徽文化传承与保护实践中,越来越多的黄山人真切感受到,古遗存是承载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瑰宝,是文化的根基和时代精神的载体,在我们这代安徽黄山风景区天气人手中非但不能消逝,更要保护好、继承好、发展好拥有厚重文化积淀的黄山,发展文化产业独具先天优势但基于传统景点和工艺,立于布局散、规模小的产业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近年来,我市多方采取措施,大力推进文化产业聚集化、规模化发展,建设高规格的文化集聚平台,加强业态聚集能力,实施文化产业精品打造工程,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现徽文化产业新发展

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徽州文化生态长廊、徽文化产业园、屯溪区黎阳故邸、黄山区太平水镇、西溪南古村落旅游综合开发、歙县徽文化创意产业园、休宁县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黟县秀里影视村、祁门县祁红小镇等16个文化产业聚集区文化产业园的规模效黄山区10天天气预报应带动了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提高了文化产业市场化、集约化的水平,将黄山的文化产业发展推向了新高度

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百佳摄影点等一项项文化工程的实施,促成了我市文化与旅游联姻双赢的大好局面近年来,我市不断整合旅游资源要素,深度融合文化与旅游,依托徽州古建筑保护工程等,不断增加景区开发中的文化元素,建设了一批富含民俗文化、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培育出一批特色文化游、参与体验游等新业态,成就了世界遗产游、历史文化游、道教文化游、寻祖文化游、红色旅游等一批精品文化线路,形成了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的生动局面据统计,目前全市52家a级以上景区中,以文化为主的32家,占60.77%

原标题:安徽黄山:古韵新风入画图

徽州文化黄山风景区管委会生态长廊又是另一番景象项目区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力、潜心耕耘,已由一片原本荒芜的生地转变成了建设热土在项目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正向腹地延伸,整个园区形成了可观光、可考察、可落地、可建设、可生活的生动局面如今,到长廊项目区,走进图书馆阅读已成为中心城区群众业余生活的一种习惯;去徽州糕饼博物馆了解糕点文化、购买糕点成为游客的一种选择此外,长廊项目区内,百师宫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城市展示馆室内展陈施工正在加紧实施,游客服务中心、雷迪森庄园精品酒店等一批主要工程主体建设全面完工,中国徽菜博物馆等一批重点招商项目正在进行开工前的准备,以惠普软件创新基地为代表的若干个信息产业项目已签约落地

2009年始,我市正式启动了&ld黄山区天气预报历史quo;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争取各方资金,让老房子“起死回生”去年,在已有基础上,全市各地进一步深化成果,对古城、古镇、古村落、古街等4个空间形态类和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古书院、古戏台、古码头、古塔、古桥、古亭、古道、古井、古碑等12个单体形态类的古建筑进行全面保护利用同时,我市还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白蚁防治工作的通知》,完善了《徽州古建筑认领保护利用暂行办法》等6个规范性文件的修订,新制定《徽州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等3个规范性文件,切实保护散落在徽州大地的文物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如何保护和传承好不可再生黄山论坛黄山婚恋、不可循环的文化遗产,浸润在徽文化熏陶中的黄山人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近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市目标,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平台,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努力实现徽文化由“软实力”到“硬产业”的嬗变

重投入,深挖掘,边保护,边开发如今的黄山,一个个破败的古建遗存焕然一新,一段段尘封的历史记忆被重新唤起,一批批颇具收藏价值的书籍相继出版,一个个古村落迎来生机距离祁门县城西48公里的大山深处、因《桃花源记》而得名的桃源村坐拥大经堂、保极堂等5座祠堂,18幢古民居,1座廊桥,还有端午跳龙船、中秋嬉香灯、宗族安徽黄山论坛祭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众多民俗风情,在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的推动下,历经风雨的古建筑走出了维护困境,重新焕发生机,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目光3月14日,该村还成功举办了纪念祁门红茶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活动纷至沓来的游客们说,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老屋,让我们找到了乡愁,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作为徽文化的发祥地,黄山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诞生了徽商、徽剧、徽菜、徽雕和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建筑、徽派盆景等文化流派,分布着大量文物、古建筑遗存,活跃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城、村落、街巷肌理保存完整徜徉黄山,一座座古城宛如一本书,一栋栋建筑、一条条街道好似“字”和&ldquo安徽黄山风景区天气;句”,一块块牌坊是“章节”,一幢幢院落是“注释”,写就了古徽州独特的文化底蕴游弋其间,各个时间节点上的遗迹历历在目,耐人寻味,曾赢得无数文人墨客和古建专家的赞誉

正是山花烂漫的季节,油菜花、樱花、桃花、梨花次第开放,满山满坡的花海映衬着粉墙黛瓦的古民居、巍峨屹立的古亭塔、气势宏大的古石桥,春日的黄山处处是一幅自然风光与文化遗存相呼应的美丽画卷

历史的岁月慢慢流淌,唯有时代前进的步伐永不停息如今的黄山,在焕发历史神韵的同时,正日益彰显出鲜活生动的时代风采


如何治疗白癜风偏方
儿童白癜风怎样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heshandao.com/hstq/58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