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飞渡新安江
编导:徐霏
神州大地,龙的故乡。中华民族,龙的传人。龙,以其独特的形态渗透在人们生活中。不论是宫殿、房屋、庙宇,还是衣物、生活用具或是故事、传说,乃至民间竞技、游戏、节日习俗等,无不留下龙的痕迹。
在河网密布的江南水乡,与龙有关的水上运动,这排名第一的莫过于赛龙舟。赛龙舟是我国流行于南方的一种民间传统水上娱乐项目,至今已经两千多年的历史。如今,龙舟赛也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群“龙”逐浪、观者如潮,每年的龙舟竞渡,场面都非常热闹。今年,也是如此。9月17日,中国黄山国际龙舟公开赛暨第七届黄山市新安江龙舟赛在照壁怀古举办,来自市内、省内和台湾、香港等地的24支代表队多名运动员在新安江上展开激烈比拼。
新安江的龙舟赛每年举办一次,自年起已经成功举办六届,今年是新安江延伸段水域第七次举办龙舟赛事,竞技地点设在新安江照壁怀古河段,得益于新安江延伸段综合开发治理的结果,如今河段两岸,古民居粉墙黛瓦,江水碧涛粼粼。
开幕式上,除了传统的舞龙舞狮、鼓手擂鼓、点睛仪式等传统民俗表演之外,还有极限“水陆空”三栖展演成为开幕式的亮点。
龙舟竞渡、百舸争流,伴随比赛开始的号令,舟上划手整齐划一地挥桨,力道十足地拨浪,在力与美的平衡中,龙舟有如离弦之箭在水面疾驰,浪花飞溅。岸边观众在呐喊助威之余,不忘举起手机记录精彩瞬间。
经过一天比赛,根据积分,徽州区队获得“市内组”第一名,黄山市代表队获得“省内组”第一名、广东远航九江龙舟队获得“特邀组”第一名,而在最精彩的“龙头杯”比赛中,广东远航九江龙舟队斩获冠军。
关于赛龙舟的渊源,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龙舟竞渡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屈原,此外,还有纪念曹娥、纪念伍子胥和夏至祛病去灾等说法。无论那种说法,这其中都蕴含着中华民族感念先贤,敬重英烈的厚重文化传统。但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历史文化的变迁,各地的赛龙舟也各自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在本届新安江龙舟赛上,来自特邀组的龙舟队员们就和我们分享了他们的龙舟文化。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赛龙舟的习俗和寓意均有所不同,但人们将赛龙舟当作祈福求安的心愿却是相同的。如今,随着历史推移,龙舟竞渡逐渐从民间地方习俗演变成专业竞技活动,形成有章法、有规范的龙舟体育文化,并蔓延到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在浩瀚的世界体育大观园中占有一席地位。
龙舟竞赛的人数有5人划的、有22人划的,也有42人划的,甚至最多的还有多人划。龙舟造船的材质有木制的、竹制的,也有金属制造的。但由于参加龙舟竞赛不受男女、年龄与职业的限制,而且能够锻炼人的勇气、耐力与团队精神,对健身减肥大有好处。所以,近年来龙舟运动的受众群也是越来越广。
几千年来,传统龙舟赛演绎出的龙舟文化和龙舟精神已根深蒂固融入了我们的血脉,刻进了我们的心田。在桨与水的搏击中,龙舟竞渡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主体生存意志与拼搏奋进的民族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仅是永不服输的龙舟精神,更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赞赏